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| 第9-10页 |
1.1 案情简介 | 第9-10页 |
1.2 意见分歧 | 第10页 |
1.3 争议焦点 | 第10页 |
2. 从倪海清案看我国生产、销售假药罪 | 第10-16页 |
2.1 对我国假药罪的认识 | 第10-11页 |
2.2 生产、销售假药罪的前后变化 | 第11页 |
2.2.1 降低入罪标准 | 第11页 |
2.2.2 加重刑事处罚 | 第11页 |
2.3 对药品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
2.4 对假药的认识 | 第12页 |
2.5 对该案审判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2.6 对民间偏方的认识 | 第13-16页 |
3. 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| 第16-20页 |
3.1 本罪与生产、销售劣药罪的界限 | 第16页 |
3.2 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| 第16-17页 |
3.3 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界限 | 第17页 |
3.4 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| 第17-18页 |
3.5 生产、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的界限 | 第18-19页 |
3.6 生产、销售假药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 | 第19-20页 |
4. 生产、销售假药罪的司法适用相关疑难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20-24页 |
4.1 认定假药难 | 第20-21页 |
4.1.1 细化对于假药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4.1.2 借鉴药监部门界定假药的方法 | 第21页 |
4.2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不对接 | 第21-22页 |
4.3 医疗机构使用假药没有法律规制 | 第22-23页 |
4.4 本罪刑罚规定不科学 | 第23-24页 |
结语 | 第24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致谢 | 第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