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6-7页 | 
| 摘要 | 第7-9页 | 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 
| 缩略词表 | 第12-15页 | 
| 1 引言 | 第15-27页 | 
| 1.1 根结线虫发生特点及其危害 | 第15-16页 | 
| 1.2 根结线虫的防治现状 | 第16-20页 | 
| 1.3 植物抗病机制及调控 | 第20-25页 | 
| 1.3.1 植物抗性信号物质 | 第20-24页 | 
| 1.3.2 光信号对植物抗性的调控 | 第24-25页 | 
| 1.3.3 伴生栽培对植物抗性的调控 | 第25页 | 
| 1.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5-27页 | 
| 2 JA在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| 第27-46页 | 
| 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7页 | 
| 2.1.1 材料培养与试验设计 | 第28-29页 | 
| 2.1.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(VIGS)载体构建和病毒侵染 | 第29-33页 | 
| 2.1.3 总RNA提取与沉默效率验证 | 第33-34页 | 
| 2.1.4 根结线虫孵化和接种 | 第34-35页 | 
| 2.1.5 根结数统计 | 第35页 | 
| 2.1.6 根结染色 | 第35-36页 | 
| 2.1.7 J2数量统计 | 第36页 | 
| 2.1.8 Fv/Fm值测定 | 第36页 | 
| 2.1.9 JA含量测定 | 第36-37页 | 
| 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5页 | 
| 2.2.1 JA参与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| 第37页 | 
| 2.2.2 JA合成功能缺失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 
| 2.2.3 JA信号路径蛋白酶抑制剂PIⅠ、PIⅡ基因共沉默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 
| 2.2.4 叶片和根系中JA在番茄抵御南方根结线虫中的作用 | 第42-45页 | 
| 2.3 讨论 | 第45-46页 | 
| 3 H_2O_2在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的作用 | 第46-51页 | 
| 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8页 | 
| 3.1.1 材料培养与试验设计 | 第47页 | 
| 3.1.2 根中H_2O_2检测方法 | 第47页 | 
| 3.1.3 DAB和NBT染色方法 | 第47-48页 | 
| 3.1.4 根结数统计 | 第48页 | 
| 3.1.5 根结染色 | 第48页 | 
| 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0页 | 
| 3.2.1 H_2O_2参与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响应 | 第48-49页 | 
| 3.2.2 H_2O_2在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 
| 3.3 讨论 | 第50-51页 | 
| 4 红光在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的作用 | 第51-60页 | 
| 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3页 | 
| 4.1.1 材料培养与试验设计 | 第52页 | 
| 4.1.2 根结线虫孵化和接种 | 第52-53页 | 
| 4.1.3 根结数统计 | 第53页 | 
| 4.1.4 根结染色 | 第53页 | 
| 4.1.5 J2数量统计 | 第53页 | 
| 4.1.6 Fv/Fm值测定 | 第53页 | 
| 4.1.7 JA含量测定 | 第53页 | 
| 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9页 | 
| 4.2.1 红光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 
| 4.2.2 光敏色素PHYB在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的作用 | 第56-57页 | 
| 4.2.3 红光通过叶片光敏色素PHYB诱导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 | 第57-59页 | 
| 4.3 讨论 | 第59-60页 | 
| 5 禾本科伴生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调控 | 第60-64页 | 
| 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1-62页 | 
| 5.1.1 供试材料 | 第61页 | 
| 5.1.2 试验设计 | 第61页 | 
| 5.1.3 根结指数统计 | 第61页 | 
| 5.1.4 卵粒指数统计 | 第61页 | 
| 5.1.5 土壤中线虫卵和J2数量统计 | 第61-62页 | 
| 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3页 | 
| 5.3 讨论 | 第63-64页 | 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7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 
| 个人简历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