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突高变质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瓦斯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| 第14页 |
1.1.2 煤层卸压增透的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煤层增透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3 深孔预裂爆破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6-20页 |
2 高变质煤的结构与瓦斯赋存 | 第20-32页 |
2.1 构造煤及分类 | 第20-21页 |
2.2 煤的工业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 煤的孔隙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4 瓦斯赋存状态及含量 | 第24-29页 |
2.4.1 瓦斯的赋存状态 | 第24-27页 |
2.4.2 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| 第27-28页 |
2.4.3 瓦斯含量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5 煤层透气性系数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深孔预裂爆破作用原理研究 | 第32-42页 |
3.1 深孔预裂爆破简述 | 第32页 |
3.2 深孔预裂爆破作用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2.1 爆轰时的能量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2 应力波的作用分析 | 第33页 |
3.2.3 控制孔的作用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4 爆生气体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3.2.5 瓦斯压力的作用 | 第36-37页 |
3.3 深孔爆破裂隙的形成 | 第37-40页 |
3.3.1 压碎圈的形成及范围 | 第39-40页 |
3.3.2 裂隙圈的形成及范围 | 第40页 |
3.4 深孔预裂爆破的防突作用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深孔预裂爆破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| 第42-58页 |
4.1 LS-DYNA简介 | 第42页 |
4.2 数值模拟理论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 模型的建立 | 第45-50页 |
4.3.1 模型的设计原则与假设 | 第45页 |
4.3.2 模型实体的构建 | 第45-47页 |
4.3.3 材料和参数设置 | 第47-49页 |
4.3.4 网格划分 | 第49页 |
4.3.5 边界条件 | 第49-50页 |
4.4 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深孔预裂爆破的应用研究 | 第58-84页 |
5.1 试验矿井概况 | 第58-60页 |
5.2 掘进工作面工程试验 | 第60-75页 |
5.2.1 掘进工作面概况 | 第60页 |
5.2.2 爆破增透设计 | 第60-63页 |
5.2.3 爆破效果考察 | 第63-74页 |
5.2.4 瓦斯含量考察 | 第74-75页 |
5.3 石门揭煤工作面工程试验 | 第75-83页 |
5.3.1 石门揭煤工作面概况 | 第75-76页 |
5.3.2 爆破增透设计 | 第76-78页 |
5.3.3 爆破效果考察 | 第78-81页 |
5.3.4 瓦斯含量考察 | 第81-8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84页 |
6.2 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4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