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 系泊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3页 |
1.2.1 系泊缆索材料及特性 | 第14页 |
1.2.2 系泊缆索张力的计算方法 | 第14-19页 |
1.2.3 系泊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| 第19-23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2 系泊系统上的波浪载荷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简介 | 第24-39页 |
2.1 线性波浪理论及波浪载荷计算 | 第24-33页 |
2.1.1 线性波浪理论 | 第24-28页 |
2.1.2 波浪载荷计算 | 第28-33页 |
2.2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33-38页 |
2.2.1 非线性振动求解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2.2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混沌现象和判断依据 | 第35-3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3 单自由度系泊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| 第39-56页 |
3.1 单自由度的系泊系统振动分析 | 第39-50页 |
3.1.1 系泊缆索张力 | 第39-40页 |
3.1.2 系泊系统定位船舶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1.3 算例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2 单自由度分段刚度系泊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50-5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4 两自由度系泊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| 第56-95页 |
4.1 两自由度系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| 第56-59页 |
4.2 波浪激励频率对系泊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59-82页 |
4.2.1 系泊系统受迫振动 | 第59-65页 |
4.2.2 系泊系统超谐波响应 | 第65-76页 |
4.2.3 系泊系统组合共振 | 第76-82页 |
4.3 波浪振幅对系泊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82-88页 |
4.4 考虑系泊缆索非线性刚度的动力学响应 | 第88-90页 |
4.5 波流联合作用下系泊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| 第90-9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5 基于集中质量法的系泊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| 第95-122页 |
5.1 基于集中质量法的系泊系统的建模 | 第95-101页 |
5.1.1 建立坐标系 | 第95-96页 |
5.1.2 节点受力分析 | 第96-100页 |
5.1.3 建立动力学方程 | 第100-101页 |
5.2 系泊缆索的平衡姿态与动态运动分析 | 第101-113页 |
5.2.1 系泊缆索平衡状态分析 | 第101-104页 |
5.2.2 系泊缆索动态运动分析 | 第104-113页 |
5.3 系泊系统布放与回收的动力学分析 | 第113-120页 |
5.3.1 浮标系统布放与回收操作方法 | 第113-114页 |
5.3.2 潜标系统布放动力学分析 | 第114-118页 |
5.3.3 潜标系统回收动力学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6 点吸收波浪能转换装置中的系泊系统 | 第122-146页 |
6.1 单自由度点吸收波浪能转换装置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122-135页 |
6.1.1 数学模型 | 第122-124页 |
6.1.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| 第124-130页 |
6.1.3 波浪能转换装置中直线发电机电磁力的分析 | 第130-133页 |
6.1.4 考虑直线发电机中电磁力对波浪能转换装置分析 | 第133-135页 |
6.2 两自由度波浪能转换装置动力学分析 | 第135-144页 |
6.2.1 数学模型 | 第135-140页 |
6.2.2 功率分析及结果 | 第140-144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44-14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46-148页 |
7.1 结论 | 第146-147页 |
7.2 展望 | 第147-1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8-162页 |
致谢 | 第162-1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63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