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差异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效应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引言第12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差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效应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对象与内容、预期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对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预期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、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拟创新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可能的不足之处第20-22页
第2章 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第22-46页
    2.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第2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资本监管对于银行行为选择的影响问题的研究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商业银行的调整行为对资本监管的反馈问题第30-37页
    2.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银行业资本监管微观和中观效应的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银行业资本监管宏观效应的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问题的探讨第41-42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研究评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研究评述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献综述的不足以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第44-46页
第3章 资本监管效应的不同传导渠道和作用机制第46-58页
    3.1 始于监管者角度的宏观传导渠道和作用机制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资本监管带来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资本监管带来的银行信贷投放行为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3.2 始于商业银行角度的微观和中观传导渠道和作用机制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银行应对资本监管所采取的信贷决策调整行为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银行应对资本监管所采取的业务结构调整行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银行应对资本监管所采取的超额资本规模调整行为第53-57页
    3.3.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4章 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的真实资本监管效应第58-76页
    4.1 问题的提出第58-59页
    4.2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国外对非信贷业务的相关研究成果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国内对非信贷业务的相关研究成果第60-61页
    4.3 相关研究设计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要研究目的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变量的选择和定义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样本数据选择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计量模型和数据的实证检验第66-7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及相关研究启示第73-76页
第5章 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非同质效应第76-106页
    5.1 问题的提出第76-77页
    5.2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国外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波动的相关研究成果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国内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波动的相关研究成果第78-80页
    5.3 相关研究设计第8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要研究目的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变量的选择和定义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对计量模型的相关实证检验:采用OLS估计个体效应模型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采用OLS分组估计个体效应模型的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对计量模型的相关实证检验:采用分位数回归估计全样本模型第92-10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及相关研究启示第102-106页
第6章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第106-117页
    6.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07-109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109-115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115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7-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藏语动词情态范畴的历史演变研究
下一篇:拓展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--基于中国的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