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气象学论文

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3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被遥感研究进展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植被指数的发展与应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植被覆盖度的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植被提取方法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4 植被时空变化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进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城市植被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第23-25页
    1.3 研究区概况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自然地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气候与水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地势与地貌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4 土壤与植被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社会、经济与文化第28-3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论文结构第32-33页
第二章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第33-50页
    2.1 遥感影像数据源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Landsat 5数据简介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Landsat 8数据简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leiades数据简介第39-40页
    2.2 数据预处理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辐射校正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几何校正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裁剪与镶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去云处理第47-50页
第三章 植被提取及其动态变化分析第50-82页
    3.1 植被提取方法研究第5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植被指数法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植被指数简介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植被指数影像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3 植被指数法提取结果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最大似然法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1 新波段的构建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2 训练样本的选取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3 最佳波段的选择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4 最大似然法植被提取结果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分层分类法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.1 分类过程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.2 分层分类法植被提取结果第72-73页
    3.2 各年份植被提取结果及精度验证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被提取结果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精度验证第74-76页
    3.3 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1989~2014年研究区植被面积变化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各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第79-82页
第四章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分析第82-103页
    4.1 地表温度反演第82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单通道算法地表温度反演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表比辐射率的确定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遥感影像分类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地表比辐射率赋值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亚像元分解技术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.1 精度验证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.2 反演结果第90-91页
    4.2 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第91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像元二分模型原理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利用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体掩膜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第96-98页
    4.3 研究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分析第98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定量关系探讨第99-103页
第五章 城市绿地的热环境效应分析第103-125页
    5.1 城市绿地的确定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Pleiades影像植被提取方法与结果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城市绿地的选取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绿地缓冲区的确定第108页
    5.2 城市绿地地表温度与绿地特征的关系分析第108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绿地斑块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分析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1 绿地周长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2 绿地面积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3 绿地形状指数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绿地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绿地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分析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 绿地的植被类型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2 绿地内部是否含有水体第117-118页
    5.3 绿地降温影响范围分析第118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绿地降温范围与降温幅度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绿地降温效果影响因子分析第122-125页
结论与展望第125-129页
    主要结论第125-127页
    特色与创新第127页
    研究展望第127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43页
致谢第143-144页
个人简历第144-145页
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45页
在读期间所获奖励第145页
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住宅园区地下管网BIM技术应用研究
下一篇: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深化设计及其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