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| 1.1.1 空气污染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1.2 城市群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1.3.1 城市职能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城市空气污染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1.3.3 城市发展与空气污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思路 | 第18-20页 |
| 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| 1.4.3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| 1.5 可行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1.6 研究数据来源 | 第21页 |
| 1.6.1 城市职能数据 | 第21页 |
| 1.6.2 污染物浓度数据 | 第21页 |
| 第二章 京津冀城市群背景特征 | 第21-38页 |
| 2.1 概况 | 第21-23页 |
| 2.2 功能定位 | 第23-24页 |
| 2.3 经济发展状况 | 第24-26页 |
| 2.4 三次产业发展状况 | 第26-32页 |
| 2.5 能源利用状况 | 第32-34页 |
| 2.6 空气质量状况 | 第34-36页 |
| 2.7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格局分析 | 第38-64页 |
| 3.1 数据处理 | 第38页 |
| 3.2 分析方法 | 第38-40页 |
| 3.2.1 旅游职能的指数设定 | 第38页 |
| 3.2.2 城市职能三要素模型 | 第38-40页 |
| 3.2.3 城市职能聚类模型 | 第40页 |
| 3.3 研究结果 | 第40-62页 |
| 3.3.1 职能三要素特征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3.3.2 主导职能演化分析 | 第44-46页 |
| 3.3.3 各职能部门演化分析 | 第46-60页 |
| 3.3.4 职能聚类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空气污染格局分析 | 第64-74页 |
| 4.1 数据处理 | 第64页 |
| 4.2 分析方法 | 第64-65页 |
| 4.2.1 正态分布检验 | 第64页 |
| 4.2.2 趋势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4.3 研究结果 | 第65-73页 |
| 4.3.1 总体情况 | 第65-68页 |
| 4.3.2 各污染物浓度月、季时间变化规律 | 第68-72页 |
| 4.3.3 PM_(2.5)浓度空间分布 | 第72-73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与空气污染空间相关性分析 | 第74-79页 |
| 5.1 分析方法 | 第74-75页 |
| 5.1.1 Pearson相关分析 | 第74页 |
| 5.1.2 空间相关分析 | 第74-75页 |
| 5.2 研究结果 | 第75-78页 |
| 5.2.1 城市群范围 | 第75-76页 |
| 5.2.2 不同职能特征地区 | 第76-78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六章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| 第79-85页 |
| 6.1 存在问题 | 第79-80页 |
| 6.2 对策与建议 | 第80-84页 |
| 6.2.1 区域性对策建议 | 第80-83页 |
| 6.2.2 职能特征区的对策建议 | 第83-84页 |
| 6.3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7.1 内容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7.2 展望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3页 |
| 致谢 | 第93-9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