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 结构风工程概述 | 第15-19页 |
1.2.1 大气边界层的风特性 | 第15-18页 |
1.2.2 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 | 第18页 |
1.2.3 结构风工程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 高层建筑抗风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3.1 测压管路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3.2 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3.3 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研究现状 | 第2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测压管路系统频响函数的研究 | 第23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理论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2.1 测压管路系统的频响函数 | 第23-24页 |
2.2.2 Bergh-Tijdeman方程 | 第24-26页 |
2.2.3 管道动态基本方程 | 第26页 |
2.2.4 流体管道的耗散模型 | 第26-29页 |
2.3 测压管路系统修正试验 | 第29-31页 |
2.3.1 试验装置 | 第29-30页 |
2.3.2 试验原理 | 第30页 |
2.3.3 试验设备及采集系统 | 第30页 |
2.3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4 测压信号的修正 | 第31-34页 |
2.4.1 压力信号时程修正 | 第32-33页 |
2.4.2 自谱密度函数修正 | 第33-34页 |
2.5 风压信号的数字滤波处理 | 第34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高层建筑风洞试验研究 | 第37-68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风洞试验 | 第37-39页 |
3.2.1 试验设备与测量系统 | 第37页 |
3.2.2 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 | 第37-38页 |
3.2.3 试验模型及测点布置 | 第38-39页 |
3.2.4 试验方法 | 第39页 |
3.3 动态测压试验技术 | 第39-41页 |
3.3.1 频响特性的要求 | 第39-40页 |
3.3.2 试验风速的要求 | 第40页 |
3.3.3 采样频率的要求 | 第40-41页 |
3.4 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特性 | 第41-48页 |
3.4.1 高层建筑的风压特性概述 | 第41-42页 |
3.4.2 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特性 | 第42-48页 |
3.5 脉动风压特性 | 第48-60页 |
3.5.1 脉动风压相关性 | 第48-53页 |
3.5.2 脉动风压相干性 | 第53-57页 |
3.5.3 脉动风压功率谱 | 第57-60页 |
3.6 峰值风压 | 第60-63页 |
3.7 工程实例 | 第63-65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65-68页 |
第4章 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研究 | 第68-94页 |
4.1 引言 | 第68页 |
4.2 风荷载幅值特性 | 第68-78页 |
4.2.1 三分力系数 | 第68-70页 |
4.2.2 三分力系数随高度的变化 | 第70-76页 |
4.2.3 三分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 | 第76-78页 |
4.3 风荷载频域特性 | 第78-80页 |
4.4 风荷载谱数学模型 | 第80-86页 |
4.4.1 顺风向风荷载功率谱 | 第80-82页 |
4.4.2 横风向风荷载功率谱 | 第82-84页 |
4.4.3 扭风向风荷载功率谱 | 第84-86页 |
4.5 风荷载竖向相干特性研究 | 第86-92页 |
4.5.1 顺风向相干性 | 第87-88页 |
4.5.2 横风向相干性 | 第88-90页 |
4.5.3 扭转向相干性 | 第90-9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5章 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的研究 | 第94-115页 |
5.1 引言 | 第94页 |
5.2 塔楼信息 | 第94-96页 |
5.2.1 塔楼平面尺寸及质量特性 | 第94-96页 |
5.2.2 塔楼结构特性 | 第96页 |
5.3 静力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法 | 第96-99页 |
5.3.1 阵风荷载因子法(GLF法) | 第96-97页 |
5.3.2 惯性风荷载法(GBJ法) | 第97页 |
5.3.3 基底阵风荷载因子法( MGLF法) | 第97-98页 |
5.3.4 随机振动理论 | 第98-99页 |
5.4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 | 第99-102页 |
5.5 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(GB50009-2012) | 第102-104页 |
5.5.1 顺风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 | 第102-103页 |
5.5.2 横风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 | 第103-104页 |
5.5.3 计算结果 | 第104页 |
5.6 日本荷载规范(RLB-AIJ2004) | 第104-109页 |
5.6.1 顺风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 | 第104-107页 |
5.6.2 横风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 | 第107-108页 |
5.6.3 计算结果 | 第108-109页 |
5.7 风洞试验结果与中国规范、日本规范比较 | 第109-112页 |
5.7.1 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分析 | 第109-111页 |
5.7.2 加速度结果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5.8 工程实例 | 第112-113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15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附录A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)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