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资源环境补偿视角下石油资源梯度税率研究--基于山东省数据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资源耗减成本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梯度税率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第17-18页
第2章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关于资源耗减成本的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资源耗减成本的补偿理论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资源耗减成本的测量方法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2.2 关于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的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态环境补偿理论基础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态环境补偿成本测算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关于石油开采补偿的税费政策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石油资源税费政策概述及问题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关于石油开采补偿的税费政策体系及效果研究第25-28页
第3章 我国石油资源税费政策不足及国外经验借鉴第28-34页
    3.1 我国石油资源税费政策概述第28-29页
    3.2 我国石油资源税费政策的现存不足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国外石油资源税费政策的经验借鉴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俄罗斯基于不同油价水平的动态税率体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美国资源耗竭补贴与生态补偿准备金计划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澳大利亚超额利润税与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加拿大的高税率水平与税收优惠政策第32-34页
第4章 我国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优化设计第34-39页
    4.1 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定位与优化原则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石油资源税费政策定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石油资源税费政策优化原则第34-36页
    4.2 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优化思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增强石油资源税费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引导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强化石油资源税费改革的综合效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施随油价波动的梯度补偿税率体系第37页
    4.3 石油资源开发补偿方程的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石油资源开发补偿方程的设计依据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石油资源开发补偿方程的建立第38-39页
第5章 山东省石油资源开采的资源环境成本测算第39-44页
    5.1 基于使用者成本法测算山东省资源耗减成本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当年开采石油资源净收入R的估算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石油开采年限n的确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折现率r的确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资源耗减成本计算结果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5.2 基于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测算山东省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山东省生态环境补偿现状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山东省生态环境补偿成本测算第41-44页
第6章 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下石油资源税率研究第44-49页
    6.1 油价区间的划定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油价区间的划分依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油价区间划分的示意图第44页
    6.2 不同油价区间内的石油资源梯度补偿税率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测算不同油价区间内的梯度税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油价区间内的梯度税率计算结果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6.3 石油资源补偿税费改革对策建议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建立石油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完善石油资源税费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实施石油资源梯度税率第48-49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49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6页
附录第56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问题研究
下一篇:我国成品油消费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