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1.1 类受体激酶简述 | 第10-11页 |
| 1.1.1 类受体激酶的发现及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1.1.2 水稻类受体激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1页 |
| 1.2 两种罗丹明类荧光素的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1.2.1 FITC的结构及标记原理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TRITC的结构及标记原理 | 第12页 |
| 1.3 BSA及两种香豆素类中药的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1.3.1 BSA的概述 | 第12页 |
| 1.3.2 东莨菪内酯 | 第12-13页 |
| 1.3.3 秦皮甲素 | 第13页 |
| 1.4 FRET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8页 |
| 1.4.1 FRET的基本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1.4.2 FRET的测定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4.3 荧光探针对的选择 | 第16-17页 |
| 1.4.4 FRET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水稻类受体激酶与胞外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20-36页 |
| 2.1 纯化蛋白 | 第20-24页 |
| 2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2.1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4页 |
| 2.2 荧光标记 | 第24-26页 |
| 2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4-25页 |
| 2.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2.3 FRET测定 | 第26-34页 |
| 2.3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6页 |
| 2.3.2 实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2.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4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三章 FRET法探究东莨菪内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| 第36-50页 |
| 3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6-37页 |
| 3.2 实验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8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四章 FRET法探究秦皮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| 第50-62页 |
| 4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50-51页 |
| 4.2 实验方法 | 第51-52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0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