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结构可调复合型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1-25页
    1.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(GPE)的组成及分类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聚氧化乙烯(PEO)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聚丙烯腈(PAN)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4 聚偏氟乙烯(PVDF)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溶液浇铸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微孔聚合物隔膜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现场聚合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3 含磷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方面的应用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含磷阻燃剂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方面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含磷聚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方面的应用第21-2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设计思路第23-25页
第二章 单体、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5-43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、仪器及聚合单体预处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聚合单体的纯化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交联剂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(TEGDMA)的纯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(AIBN)的纯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3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纯化第26-27页
    2.2 烯基磷酸酯类单体的合成与表征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氯磷酸二烷基酯的合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(丙烯酰二乙氧基)/(丙烯酰三乙氧基)烷基磷酸酯合成及表征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丙烯酰氯的合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二/三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合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(丙烯酰二乙氧基)/(丙烯酰三乙氧基)烷基磷酸酯的合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(丙烯酰氧乙基)/(2-甲基丙烯酰氧乙基)烷基磷酸酯合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烯丙基、丁烯基膦酸二乙酯的合成第34页
    2.3 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烯基磷酸酯单体的均聚及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烯基磷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的共聚及表征第36-38页
    2.4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热重分析样品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热重样品的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三章 烯基磷酸酯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导率的研究第43-57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制备条件的优化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凝胶电解质制备条件的优化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电解液添加量的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引发剂和温度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交联剂及其用量的选择第46-48页
    3.3 烯基磷酸酯类体系凝胶电解质电导率的研究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烯基磷酸酯-交联剂二元体系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烯基磷酸酯-共聚单体-交联剂三元体系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ATEDBP-丙烯酸酯单体-交联剂三元体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ATEDBP-磷酸酯单体-交联剂三元体系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掺杂纳米粒子对三元体系凝胶性能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纳米粒子掺杂量的初步探索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最佳SiO2纳米粒子添加量的研究第54-5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四章 烯基磷酸酯类系列凝胶电解质相关性能的研究第57-66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7页
    4.2 凝胶电解质的扫描电镜(SEM)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4.3 电解液添加单体ATEDBP体系的燃烧实验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解液添加单体ATEDBP体系自熄时间的测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ATEDBP不同添加量对火焰传递速率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4 组装电池实验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添加ATEDBP电解液的电池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的性能第63-6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本论文小结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附录第73-97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VDF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荧光碳点的合成及与人血清白蛋白和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