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1.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| 第10页 |
| 1.2 东北地区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1.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2-16页 |
| 1.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1.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资料处理 | 第18-28页 |
| 2.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| 第22-24页 |
| 2.1.1 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阵列式标准网“控制格架”设计 | 第22-23页 |
| 2.1.2 东北地区电磁参数阵列式标准网控制格架 | 第23-24页 |
| 2.2 数据处理 | 第24-27页 |
| 2.2.1 功率谱挑选 | 第24页 |
| 2.2.2 远参考处理 | 第24-25页 |
| 2.2.3 长周期数据处理与拼接 | 第25-26页 |
| 2.2.4 电性主轴的确定 | 第26页 |
| 2.2.5 维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2.3 大地电磁正演 | 第27页 |
| 2.4 大地电磁反演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中国东北地区实测数据处理及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研究 | 第28-62页 |
| 3.1 视电阻率相位曲线 | 第28-32页 |
| 3.2 电性主轴分析与维性分析 | 第32-43页 |
| 3.3 数据反演 | 第43-62页 |
| 3.3.1 兴蒙岩石圈块体 | 第43-52页 |
| 3.3.1.1 额尔古纳地块(NE01) | 第43-45页 |
| 3.3.1.2 兴安地块(NE02、NE03、NE07、NE08) | 第45-52页 |
| 3.3.2 吉黑岩石圈块体 | 第52-58页 |
| 3.3.2.1 松嫩地块(NE04、NE05) | 第52-55页 |
| 3.3.2.2 佳木斯-完达山地块(NE06) | 第55-56页 |
| 3.3.2.3 太平岭-老爷岭地块(NE11) | 第56-58页 |
| 3.3.3 华北岩石圈块体(NE09、NE10) | 第58-62页 |
| 第4章 中国东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大陆动力学意义讨论 | 第62-68页 |
| 4.1 东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分析结论 | 第62页 |
| 4.2 东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大陆动力学意义讨论 | 第62-68页 |
| 4.2.1 东北地区岩石圈结构单元分析 | 第62-67页 |
| 4.2.2 东北地区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的动力学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68-71页 |
| 5.1 完成的工作情况 | 第68页 |
| 5.2 得到的主要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5.3 工作不足与建议 | 第69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