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系统功能需求及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4-20页 |
2.1 总体需求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5-16页 |
2.3 系统关键问题和肌电信号特征参数 | 第16-19页 |
2.3.1 关键问题 | 第16-19页 |
2.3.2 肌电信号特征参数 | 第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| 第20-47页 |
3.1 表面肌电信号产生机理与特点分析 | 第20-23页 |
3.1.1 表面肌电产生机理 | 第20-21页 |
3.1.2 表面肌电特点 | 第21页 |
3.1.3 表面电极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3.2 硬件电路系统设计 | 第23-34页 |
3.2.1 前置采集放大电路设计 | 第23-26页 |
3.2.2 一阶滤波器的硬件实现 | 第26-28页 |
3.2.3 STM32最小系统 | 第28-30页 |
3.2.4 ADC调理电路 | 第30页 |
3.2.5 蓝牙电路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6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31-34页 |
3.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| 第34-41页 |
3.3.1 STM32程序整体设计 | 第34-38页 |
3.3.2 数字滤波器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3.3 通信协议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4 基于Android平台的肌电分析APP设计 | 第41-46页 |
3.4.1 Android平台简介 | 第41-43页 |
3.4.2 肌电分析APP设计 | 第43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 | 第47-60页 |
4.1 表面肌电信号强度计算 | 第47-51页 |
4.2 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 | 第51-53页 |
4.3 其他指标 | 第53-59页 |
4.3.2 短时过零率 | 第54页 |
4.3.3 LZ复杂度 | 第54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验分析 | 第60-77页 |
5.1 系统测试 | 第60-67页 |
5.1.1 电源和系统功耗测试 | 第60-62页 |
5.1.2 系统指标测试 | 第62-67页 |
5.2 系统应用实验与分析 | 第67-76页 |
5.2.1 伸腕握拳实验分析 | 第68-70页 |
5.2.2 握力等长肌力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2.3 上臂肌肉疲劳实验分析 | 第72-7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7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附表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