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检伤分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
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摘要 | 第9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27页 |
1.1 检伤分类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2 检伤分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3页 |
1.2.1 分类规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2.2 分类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 检伤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3-25页 |
1.4 课题来源和意义 | 第25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分检系统平台构建 | 第27-40页 |
2.1 总体结构设计 | 第27-28页 |
2.2 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28-40页 |
2.2.1 身份信息存储模块 | 第28-32页 |
2.2.2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 | 第32-35页 |
2.2.3 生理信号采集模块 | 第35-36页 |
2.2.4 信号采集控制器设计 | 第36-37页 |
2.2.5 手持终端显示模块 | 第37-40页 |
第3章 生理信号实时采集与抗干扰处理 | 第40-54页 |
3.1 生理信号的采集 | 第40-44页 |
3.1.1 串口传输 | 第40-43页 |
3.1.2 通讯协议设计 | 第43-44页 |
3.1.3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| 第44页 |
3.2 心电与呼吸信号的处理 | 第44-51页 |
3.2.1 心电与呼吸信号处理的目的 | 第44-45页 |
3.2.2 心电信号抗干扰滤波算法 | 第45-50页 |
3.2.3 呼吸信号抗干扰滤波算法 | 第50-51页 |
3.3 分检算法的建立 | 第51-54页 |
3.3.1 呼吸状态评估 | 第52页 |
3.3.2 血压状态评估 | 第52-53页 |
3.3.3 神志状况评估 | 第53页 |
3.3.4 总体评估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人机交互软件系统搭建 | 第54-66页 |
4.1 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 | 第54-55页 |
4.2 各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5-66页 |
4.2.1 参数显示子系统 | 第55-61页 |
4.2.2 参数设置子系统 | 第61-64页 |
4.2.3 记录回顾子系统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实验与讨论 | 第66-77页 |
5.1 心电信号滤波实验 | 第66-73页 |
5.1.1 心电节律辨识算法介绍 | 第66-69页 |
5.1.2 实验测试数据获取 | 第69-70页 |
5.1.3 算法可靠性验证 | 第70-71页 |
5.1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3页 |
5.2 呼吸信号滤波实验 | 第73-74页 |
5.2.1 原始呼吸信号的提取 | 第73页 |
5.2.2 验证算法的可靠性 | 第73-74页 |
5.3 分检实验 | 第74-76页 |
5.3.1 数据的获取 | 第74-75页 |
5.3.2 实验结果对比 | 第75-76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(全文) | 第83-84页 |
代表性成果 | 第83-8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