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超像素的显著性区域检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自顶向下的图像显著性检测 | 第14-15页 |
1.2.2 自底向上的图像显著性检测 | 第15-17页 |
1.3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主要内容以及组织结构 | 第18-20页 |
1.4.1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显著性检测理论及相关知识 | 第20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色彩空间 | 第20-22页 |
2.3 图像底层特征 | 第22-25页 |
2.4 显著性检测基本准则 | 第25-27页 |
2.5 超像素分割算法 | 第27-29页 |
2.6 形态学操作 | 第29-31页 |
2.7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基于超像素的显著性区域检测 | 第32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4页 |
3.2 初始显著性图 | 第34-36页 |
3.2.1 对比度先验知识 | 第34-35页 |
3.2.2 中心先验知识 | 第35-36页 |
3.3 粗糙显著性图 | 第36-38页 |
3.3.1 图像量化 | 第36-37页 |
3.3.2 颜色平滑 | 第37-38页 |
3.4 显著性检测迭代框架 | 第38-40页 |
3.4.1 抑制背景区域 | 第38-39页 |
3.4.2 凸显显著性区域 | 第39-40页 |
3.5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41页 |
4.2 实验数据集和评价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2.1 实验数据集 | 第41-42页 |
4.2.2 评价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3 改进算法的性能评估 | 第43-47页 |
4.4 所提算法的性能 | 第47-53页 |
4.4.1 与现有算法对比 | 第47-49页 |
4.4.2 算法的鲁棒性 | 第49-50页 |
4.4.3 算法的普适性 | 第50-51页 |
4.4.4 迭代框架的有效性 | 第51-52页 |
4.4.5 参数设置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4.6 运行效率 | 第53页 |
4.5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图像显著性应用研究 | 第54-61页 |
5.1 引言 | 第54页 |
5.2 基于显著性检测的图像缩放 | 第54-56页 |
5.2.1 图像缩放相关方法 | 第54-55页 |
5.2.2 图像缩放实验 | 第55-56页 |
5.3 自动抠图的实现与评估 | 第56-59页 |
5.3.1 抠图相关算法 | 第56-58页 |
5.3.2 自动抠图的实现 | 第58-59页 |
5.3.3 自动抠图算法结果评估 | 第59页 |
5.4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