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采油工程论文--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(二次、三次采油)论文

注气驱提高石油采收率过程中流体相态研究及最小混相压力预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CO_2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CO_2混相驱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混相机理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最小混相压力测定方法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实验测定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理论计算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相态模拟计算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3-26页
第2章 状态方程及相态计算第26-30页
    2.1 立方状态方程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参数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2.3 两相闪蒸计算第28-30页
第3章 PVT(压力-体积-温度)实验第30-36页
    3.1 恒质膨胀第30页
    3.2 差异释放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定容衰竭第31-32页
    3.4 分离器实验第32-34页
    3.5 注气膨胀第34页
    3.6 多级接触实验第34-36页
第4章 油藏流体相态及混相压力研究第36-53页
    4.1 模拟软件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 4.2 状态方程的确定第37页
    4.3 拟组分划分第37-40页
    4.4 流体PVT参数拟合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差异释放实验(Differential Liberation)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V关系实验(Constant Composition Expansion)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地层流体注CO2膨胀实验(Swelling Test)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分离器实验(Separator Test)第47-48页
    4.5 地层流体拟组分临界特征参数第48-51页
    4.6 多级接触计算第51页
    4.7 混相计算第51-53页
结论第53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在饱和油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研究
下一篇:页岩基质气体多尺度传质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