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的质量控制
缩略词表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10-1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器材和试剂 | 第11页 |
·方法 | 第11-19页 |
结果 | 第19-25页 |
·亚甲蓝释放量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·亚甲蓝残留量/率的比较 | 第20-23页 |
·总蛋白回收率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Ⅷ因子回收率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讨论 | 第25-28页 |
结论 | 第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附录一 对照组亚甲蓝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0-31页 |
附录二 实验1组亚甲蓝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1-32页 |
附录三 实验2组亚甲蓝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2-33页 |
附录四 对照组血浆总蛋白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3-34页 |
附录五 实验1组血浆总蛋白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4-35页 |
附录六 实验2组血浆总蛋白浓度检测结果 | 第35-36页 |
附录七 对照组血浆Ⅷ因子含量检测结果 | 第36-37页 |
附录八 实验1组血浆Ⅷ因子含量检测结果 | 第37-38页 |
附录九 实验2组血浆Ⅷ因子含量检测结果 | 第38-39页 |
附录十 个人简历 | 第39-40页 |
附录十一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0-41页 |
附录十二 致谢 | 第41-42页 |
附录十三 综述 | 第42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