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岭冷杉和巴山冷杉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学的比较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8-16页 |
| ·冷杉属简介 | 第8-9页 |
| ·系统地理学 | 第9-12页 |
| ·系统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| 第9-11页 |
| ·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中国秦岭冷杉和巴山冷杉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秦岭冷杉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巴山冷杉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| ·本次研究的目的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4页 |
| ·植物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2页 |
| ·植物材料的采集与保存 | 第16-17页 |
| ·植物总DNA的提取及检测 | 第17-19页 |
| 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17-19页 |
| ·植物DNA的提取 | 第19页 |
| ·植物总DNA的检测 | 第19页 |
| ·植物总DNA的纯化 | 第19-20页 |
| ·cpDNA片度扩增 | 第20-22页 |
| ·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| 第20页 |
| ·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| 第20-21页 |
| ·cpDNA片段的PCR扩增 | 第21-22页 |
| ·PCR产物的纯化 | 第22页 |
| ·PCR产物测序 | 第2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| 第24-45页 |
| ·DNA提取及PCR扩增结果 | 第24页 |
| ·序列结果 | 第24-26页 |
| ·序列的变异位点及单倍型分布 | 第26-31页 |
| ·巢式世系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·建立叶绿体单倍型的中央连接网状图 | 第31-32页 |
| ·构建两种冷杉的单倍型系统进化树 | 第32-34页 |
| ·构建叶绿体单倍型的系统进化树 | 第34-38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 | 第38-41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历史检验 | 第41-45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中性检验 | 第41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失配分布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45-50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| 第45-46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种群结构 | 第46-47页 |
| ·两种冷杉的谱系地理学 | 第47-48页 |
| ·保护生物学意义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