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

赣东北苏区教育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8-14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2. 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分析第9-11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-12页
    (四) 相关概念与时间界定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育与教育类型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特种教育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赣东北苏区教育时间界定第12-14页
一、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历史背景第14-19页
    (一) 赣东北苏区建立前的教育状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劳苦大众无受教育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妇女受传统道德约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育观念陈腐落后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4. 封建残余思想荼毒第16页
    (二) 赣东北苏区的建立及发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 革命知识分子的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苏区建立发展的过程第17-19页
二、赣东北苏区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机构设置第19-23页
    (一) 苏区教育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提出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赣东北苏区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 赣东北苏区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第21-23页
三、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历史实践第23-34页
    (一) 红军教育第23-26页
    (二) 干部教育第26-28页
    (三) 社会教育第28-31页
    (四) 普通教育第31-34页
四、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历史作用第34-39页
    (一) 支援了中共的革命战争第34-35页
    (二) 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第35-37页
    (三) 构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第37-39页
五、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历史局限性及其现实启示第39-47页
    (一) 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历史局限性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政治色彩鲜明——无条件让位于战争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知识分子政策——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形式主义存在——速度与质量的博弈第41-43页
    (二) 赣东北苏区教育的现实启示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育工作坚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深化教育改革,实现教育公平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 注重教学改革,倡导素质教育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 贯彻群众路线,坚持勤俭办学第46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浙江省S镇为例
下一篇:萧楚女: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