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面混凝土抗冻性分析及新型路面材料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途径 | 第15-17页 |
1.3.1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 | 第15-17页 |
1.3.2 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| 第17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路面混凝土抗冻性分析 | 第19-32页 |
2.1 原材料 | 第19-21页 |
2.1.1 水泥 | 第19页 |
2.1.2 掺合料 | 第19-20页 |
2.1.3 引气剂 | 第20-21页 |
2.1.4 碎石 | 第21页 |
2.1.5 细集料 | 第21页 |
2.1.6 拌合水 | 第21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.1 盐冻试验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.2 超声波检测仪 | 第22页 |
2.3 主要的试验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3.1 单面盐冻 | 第22-23页 |
2.3.2 路面混凝土的抗冻性(快冻法) | 第23-24页 |
2.3.3 路面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 | 第24页 |
2.4 研究内容及方案 | 第24-26页 |
2.4.1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4.2 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4.3 盐浓度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4.4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5 配合比设计 | 第26页 |
2.6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2.6.1 水灰比的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6.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6.3 盐浓度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6.4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新型胶凝材料的研究 | 第32-43页 |
3.1 设计思路及思想 | 第32页 |
3.2 研究方案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3.3 试验内容 | 第34-39页 |
3.3.1 胶凝材料的组成 | 第34页 |
3.3.2 凝结时间的试验结果 | 第34-35页 |
3.3.3 新型胶凝材料的强度 | 第35-38页 |
3.3.4 胶凝材料的干燥收缩试验 | 第38-39页 |
3.4 最优材料组分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3.4.1 选定原则 | 第39-40页 |
3.4.2 路用水泥的性能指标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新型路面混凝土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| 第43-53页 |
4.1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| 第43-45页 |
4.1.1 原材料技术性质 | 第43页 |
4.1.2 混凝土配合比 | 第43-45页 |
4.2 路面混凝土的强度试验 | 第45-47页 |
4.2.1 抗弯拉与断块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| 第45-46页 |
4.2.2 抗压与劈裂抗拉 | 第46-47页 |
4.3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 | 第47-48页 |
4.4 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 | 第48-52页 |
4.4.1 路面混凝土的耐磨性 | 第48-49页 |
4.4.2 路面混凝土的抗冻性 | 第49-50页 |
4.4.3 路面混凝土的单面盐冻 | 第50-51页 |
4.4.4 路面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3页 |
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