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绪论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5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6-21页 |
一、对旱灾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二、对水灾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三、对蝗灾的研究 | 第19页 |
四、对风灾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五、对雹灾的研究 | 第20页 |
六、对雪灾的研究 | 第20页 |
七、对当时人们灾后信仰问题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| 第21-23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二、资料来源 | 第22页 |
三、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四节 研究目标、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23-25页 |
一、研究目标 | 第23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三、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第一章 明清江苏地理概况 | 第25-33页 |
第一节 明清江苏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5-27页 |
一、水系概况 | 第25-26页 |
二、地形地貌概况 | 第26-27页 |
三、气候概况 | 第27页 |
四、植被概况 | 第27页 |
第二节 明清江苏地区人文地理概况 | 第27-33页 |
一、农业发展概况 | 第27-29页 |
二、商业发展概况 | 第29-30页 |
三、交通发展概况 | 第30-31页 |
四、明至清晚期江苏地区政区沿革概况及政区划定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| 第33-95页 |
第一节 水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| 第33-53页 |
一、洪灾 | 第33-40页 |
二、涝灾 | 第40-47页 |
三、洪涝灾害类型 | 第47-53页 |
第二节 旱灾与虫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| 第53-64页 |
一、旱灾 | 第53-58页 |
二、蝗灾 | 第58-64页 |
第三节 雹灾、霜冻与雪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| 第64-81页 |
一、雹灾 | 第64-70页 |
二、霜冻 | 第70-76页 |
三、雪灾 | 第76-81页 |
第四节 其他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| 第81-95页 |
一、风灾 | 第81-87页 |
二、疫病 | 第87-95页 |
第三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| 第95-115页 |
第一节 水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95-100页 |
一、洪灾 | 第95-97页 |
二、涝灾 | 第97-100页 |
第二节 旱灾与虫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100-104页 |
一、旱灾 | 第100-102页 |
二、蝗灾 | 第102-104页 |
第三节 雹灾、霜冻与雪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104-110页 |
一、雹灾 | 第104-106页 |
二、霜冻 | 第106-108页 |
三、雪灾 | 第108-110页 |
第四节 其他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110-115页 |
一、风灾 | 第110-112页 |
二、疫病 | 第112-115页 |
第四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| 第115-131页 |
第一节 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特点 | 第115-123页 |
一、灾害种类多 | 第115-117页 |
二、发生频次高 | 第117-118页 |
三、受灾范围广 | 第118页 |
四、灾害有连发性特征 | 第118-120页 |
五、季节性显著 | 第120-123页 |
第二节 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 | 第123-126页 |
一、地理因素 | 第123-124页 |
二、气候因素 | 第124页 |
三、季风因素 | 第124-125页 |
四、水文因素 | 第125-126页 |
第三节 灾害发生的人文社会因素 | 第126-131页 |
一、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面积扩大 | 第126-127页 |
二、森林植被的破坏 | 第127-128页 |
三、政治因素 | 第128-131页 |
第五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影响 | 第131-141页 |
第一节 灾害与人口的流动 | 第131-134页 |
一、灾害对江苏地区人民生命的威胁 | 第131-133页 |
二、灾害与人口的变动 | 第133-134页 |
第二节 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| 第134-138页 |
一、灾害对粮食产量与粮价的影响 | 第134-135页 |
二、灾害对水利设施和房屋田地的损伤 | 第135-137页 |
三、对畜力资源的影响(牛、羊的宰杀与贩卖) | 第137-138页 |
第三节 灾害引起的社会问题 | 第138-141页 |
一、社会秩序紊乱盗窃行为猖獗 | 第138-139页 |
二、对民众神灵信仰的影响 | 第139页 |
三、水利纠纷增多 | 第139-141页 |
结语 | 第141-1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5-1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51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-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