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研究重点、难点和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2 绿色农业理论透视 | 第16-24页 |
2.1 绿色农业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2.1.1 绿色农业的内涵 | 第16页 |
2.1.2 绿色农业与循环农业、生态农业、有机农业的比较 | 第16-18页 |
2.2 绿色农业的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2.1 产品绿色化 | 第18页 |
2.2.2 环境友好化 | 第18页 |
2.2.3 资源节约化 | 第18-19页 |
2.3 发展绿色农业的客观必然性 | 第19-20页 |
2.3.1 发展绿色农业是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的需要 | 第19页 |
2.3.2 发展绿色农业是满足人们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2.3.3 发展绿色农业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| 第20页 |
2.3.4 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需要 | 第20页 |
2.4 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4页 |
2.4.1 生态经济理论 | 第21页 |
2.4.2 环境经济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4.3 循环经济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.4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| 第24-33页 |
3.1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1.1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猛 | 第24页 |
3.1.2 农业资源保护逐步加快推进 | 第24-25页 |
3.1.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| 第25-27页 |
3.2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1 良好的资源禀赋 | 第27页 |
3.2.2 特殊的气候条件 | 第27页 |
3.2.3 坚实的科技支撑 | 第27-28页 |
3.2.4 丰富的实践经验 | 第28页 |
3.2.5 优越的政策条件 | 第28-29页 |
3.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劣势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.1 绿色发展意识不强 | 第29页 |
3.3.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| 第29页 |
3.3.3 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 | 第29-30页 |
3.3.4 绿色食品品牌多、乱、杂 | 第30页 |
3.3.5 绿色投入品不足 | 第30页 |
3.4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机遇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.1 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期 | 第30页 |
3.4.2 人们消费需求转变 | 第30-31页 |
3.4.3 国家政策扶持 | 第31页 |
3.5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挑战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5.1 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| 第31页 |
3.5.2 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不健全 | 第31-32页 |
3.5.3 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| 第32-33页 |
4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| 第33-44页 |
4.1 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3-36页 |
4.1.1 构建原则 | 第33页 |
4.1.2 指标选取 | 第33-36页 |
4.2 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36-39页 |
4.2.1 评价方法选择 | 第36页 |
4.2.2 指标权重确定 | 第36-39页 |
4.3 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| 第39-44页 |
4.3.1 数据来源 | 第39-41页 |
4.3.2 评价结果 | 第41-42页 |
4.3.3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5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| 第44-54页 |
5.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举措 | 第44-48页 |
5.1.1 美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| 第44-45页 |
5.1.2 德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| 第45-46页 |
5.1.3 日本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| 第46-47页 |
5.1.4 韩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| 第47-48页 |
5.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| 第48-51页 |
5.2.1 品牌带动模式 | 第48页 |
5.2.2 循环农业模式 | 第48-49页 |
5.2.3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| 第49-50页 |
5.2.4 设施农业模式 | 第50-51页 |
5.3 主要经验与启示 | 第51-54页 |
5.3.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51-52页 |
5.3.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52-54页 |
6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| 第54-62页 |
6.1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| 第54-55页 |
6.1.1 发展目标 | 第54页 |
6.1.2 基本原则 | 第54-55页 |
6.2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| 第55-59页 |
6.2.1 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| 第55-57页 |
6.2.2 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| 第57页 |
6.2.3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| 第57-59页 |
6.3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59-62页 |
6.3.1 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| 第59页 |
6.3.2 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| 第59-60页 |
6.3.3 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 | 第60页 |
6.3.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| 第60页 |
6.3.5 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| 第60-61页 |
6.3.6 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 | 第61-62页 |
7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