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备自投装置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设计需求分析 | 第16-24页 |
2.1 常规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基本要求 | 第16-17页 |
2.2 常规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3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与常规分段备自投的差异 | 第18-19页 |
2.4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设计特殊性 | 第19-23页 |
2.4.1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模拟量和开关量设计特殊性 | 第20页 |
2.4.2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充放电设计特殊性 | 第20-21页 |
2.4.3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启动设计特殊性 | 第21-22页 |
2.4.4 500kV变电站母联分段备自投动作逻辑设计特殊性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500kV变电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的应用设计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500kV莞城站 220kV母线接线方式 | 第24-25页 |
3.2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选择 | 第25页 |
3.3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模拟量输入输出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4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开关量输入输出设计 | 第27页 |
3.5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二次设备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6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定值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7 500kV莞城站 220kV母线运行方式的编制 | 第31-35页 |
3.7.1 “1+3”运行方式 | 第31-32页 |
3.7.2 “2+2”运行方式 | 第32-33页 |
3.7.3 “1+1”运行方式 | 第33-34页 |
3.7.4 “1+2”运行方式 | 第34-35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测试 | 第36-46页 |
4.1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硬件检验 | 第36页 |
4.2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功能测试 | 第36-39页 |
4.2.1 主变运行状态测试 | 第36-37页 |
4.2.2 母联分段备投开关运行状态测试 | 第37-38页 |
4.2.3 备自投装置充电逻辑测试 | 第38页 |
4.2.4 备自投装置启动逻辑测试 | 第38-39页 |
4.3 500kV莞城站 220kV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 | 第39-45页 |
4.3.1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基本要求 | 第39-40页 |
4.3.2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负荷控制要求 | 第40页 |
4.3.3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运行方式要求 | 第40-41页 |
4.3.4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方案编制 | 第41页 |
4.3.5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逻辑测试方案一 | 第41-44页 |
4.3.6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动作测试结论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运维和效益分析 | 第46-52页 |
5.1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巡视要求与检查内容 | 第46页 |
5.2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保护压板投退要求 | 第46-47页 |
5.3 备自投装置异常处理实例分析一 | 第47页 |
5.4 备自投装置异常处理实例分析二 | 第47-48页 |
5.5 备自投装置异常处理实例分析三 | 第48页 |
5.6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安全预控新措施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游图 | 第48-49页 |
5.7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效益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7.1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技术效益 | 第49-50页 |
5.7.2 母联分段备自投装置的社会经济效益 | 第50-51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件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