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-15页 |
第一部分 国内外膀胱颈梗阻诊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| 第15-37页 |
1.1 背景 | 第15页 |
1.2 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1 纳入排除标准 | 第15页 |
1.2.2 资料来源 | 第15-16页 |
1.2.3 文献筛选 | 第16页 |
1.2.4 统计学方法 | 第16页 |
1.3 结果 | 第16-34页 |
1.3.1 检索结果 | 第16页 |
1.3.2 发表时间分布 | 第16-17页 |
1.3.3 发表杂志 | 第17-18页 |
1.3.4 作者分布 | 第18-22页 |
1.3.5 作者合作关系图 | 第22-24页 |
1.3.6 发表杂志 | 第24-26页 |
1.3.7 主要关键词分布 | 第26-28页 |
1.3.8 主要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| 第28-30页 |
1.3.9 主要关键词聚类分析 | 第30-34页 |
1.4 讨论 | 第34-35页 |
1.4.1 年代分布 | 第34页 |
1.4.2 作者分布及合作 | 第34页 |
1.4.3 省份分布 | 第34-35页 |
1.4.4 主要关键词分布 | 第35页 |
1.5 结论 | 第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第二部分 超声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准确性的Meta分析 | 第37-53页 |
2.1 背景 | 第37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6页 |
2.2.1 技术路线图 | 第37页 |
2.2.2 纳入标准 | 第37-40页 |
2.2.3 排除标准 | 第40页 |
2.2.4 文献检索 | 第40-42页 |
2.2.5 数据提取 | 第42-43页 |
2.2.6 质量评价 | 第43页 |
2.2.7 统计分析 | 第43-46页 |
2.3 结果 | 第46-51页 |
2.3.1 文献检索结果 | 第46页 |
2.3.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| 第46页 |
2.3.3 Meta分析结果 | 第46-51页 |
2.4 讨论 | 第51-52页 |
2.4.1 Meta分析结果概要 | 第51页 |
2.4.2 纳入诊断试验的质量分析依据 | 第51页 |
2.4.3 对未来研究提示 | 第51-52页 |
2.5 结论 | 第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3页 |
第三部分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| 第53-62页 |
3.1 背景 | 第53页 |
3.2 资料与方法 | 第53-55页 |
3.2.1 研究对象 | 第53-54页 |
3.2.2 检查方法 | 第54页 |
3.2.3 研究对象分组及诊断标准 | 第54页 |
3.2.4 统计学方法 | 第54-55页 |
3.3 结果 | 第55-59页 |
3.3.1 纳入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| 第55页 |
3.3.2 经腹、经阴道超声检查膀胱颈部前唇值的比较 | 第55页 |
3.3.3 经腹、经阴道超声检查膀胱颈部后唇值的比较 | 第55页 |
3.3.4 膀胱颈梗阻情况比较 | 第55-56页 |
3.3.5 膀胱颈梗阻患者膀胱镜检查结果 | 第56-59页 |
3.4 讨论 | 第59-60页 |
3.5 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