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取保候审的扩大适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外国的羁押替代性措施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| 第11-14页 |
一、取保候审的渊源 | 第11-12页 |
二、取保候审的性质 | 第12页 |
三、取保候审的功能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外国的审前羁押替代性措施 | 第14-21页 |
一、英国的保释制度 | 第14-16页 |
二、美国的保释制度 | 第16-18页 |
三、法国的司法管制制度 | 第18-19页 |
四、德国的羁押替代性措施 | 第19-20页 |
五、日本的保释制度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司法理念上存在误差 | 第21-23页 |
一、无罪推定原则并未得到贯彻实行 | 第21-22页 |
二、保障人权和追诉犯罪之间失衡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取保候审的制度规定不完善 | 第23-29页 |
一、取保候审的性质是国家权力而非被追诉人的权利 | 第23-24页 |
二、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模糊 | 第24-25页 |
三、取保候审申请人的范围过窄 | 第25-26页 |
四、保证金问题 | 第26页 |
五、取保候审期限存在争议 | 第26-27页 |
六、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所带来的惩罚较轻 | 第27-28页 |
七、保证方式过于单一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界限模糊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缺乏专门支持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保障机制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的改革措施 | 第31-43页 |
第一节 纠正司法理念上的误差 | 第31-33页 |
一、明确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| 第31-32页 |
二、平衡保障人权和追诉犯罪之间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完善取保候审的具体制度规定 | 第33-41页 |
一、将取保候审作为被追诉人的“有限权利” | 第33-35页 |
二、明确不得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 | 第35-36页 |
三、扩大取保候审的申请人范围 | 第36页 |
四、完善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| 第36-38页 |
五、改进取保候审期限的规定 | 第38-39页 |
六、加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惩罚 | 第39页 |
七、增加保证方式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将监视居住作为附加特殊限制条件的取保候审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增设专门支持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保障机制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