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电能质量介绍 | 第12页 |
1.2 电压跌落的严重性 | 第12-13页 |
1.3 电压跌落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与措施 | 第13-17页 |
1.4 动态电压恢复器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DVR 总体框架与基本原理 | 第19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2.2 DVR 基本模块及工作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.1 储能部分 | 第20-21页 |
2.2.2 逆变部分 | 第21-22页 |
2.2.3 变压器与滤波器部分 | 第22页 |
2.3 本次DVR 的设计思路 | 第22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DVR 基本模块研究与实现 | 第25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整流部分 | 第25-33页 |
3.2.1 PWM 整流 | 第25-26页 |
3.2.2 整流电路控制研究 | 第26-30页 |
3.2.3 模型搭建与仿真 | 第30-33页 |
3.3 逆变部分 | 第33-42页 |
3.3.1 电压型逆变器闭环系统法设计 | 第34-37页 |
3.3.2 模型搭建与仿真 | 第37-42页 |
3.4 变压器与滤波器 | 第42-43页 |
3.4.1 滤波器参数设计 | 第42-43页 |
3.4.2 变压器的处理 | 第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DVR 补偿策略研究 | 第44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4.2 传统补偿算法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1 完全补偿法 | 第45页 |
4.2.2 相位不变补偿法 | 第45-46页 |
4.2.3 最小能量补偿法 | 第46页 |
4.3 最小能量法 | 第46-51页 |
4.3.1 DVR 补偿能力不足 | 第47-48页 |
4.3.2 DVR 补偿能力充足 | 第48-50页 |
4.3.3 电压突升补偿情况 | 第50-51页 |
4.4 仿真实验 | 第51-56页 |
4.4.1 补偿效果 | 第52-54页 |
4.4.2 能量比较 | 第54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DVR 仿真分析 | 第57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7页 |
5.2 基于PSB/Matlab 下的单相模型仿真 | 第57-59页 |
5.3 基于PSB/Matlab 下的三相模型仿真 | 第59-6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DVR 样机硬件部分 | 第64-72页 |
6.1 引言 | 第64页 |
6.2 IPM 电路设计 | 第64-69页 |
6.2.1 IPM 内部机构及主要特征 | 第64-66页 |
6.2.2 IPM 模块的驱动电路 | 第66-67页 |
6.2.3 IPM 模块的缓冲吸收电路 | 第67-69页 |
6.3 DSP 的控制实现 | 第69-71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七章 DVR 样机模拟与实际运行结果分析 | 第72-88页 |
7.1 引言 | 第72页 |
7.2 DVR 基本参数 | 第72页 |
7.3 DVR 动态模拟试验 | 第72-87页 |
7.3.1 动模试验计划 | 第73-74页 |
7.3.2 单相有相位跳变电压跌落 | 第74-82页 |
7.3.3 三相同步电压跌落 | 第82-87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