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1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目标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信息网络安全基本概述及产生 | 第13-18页 |
·信息网络安全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信息网络安全定义 | 第13-14页 |
·信息网络安全本质及含义 | 第14页 |
·信息网络安全的产生 | 第14-18页 |
·物理安全分析 | 第15页 |
·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 | 第15页 |
·操作系统的安全分析 | 第15页 |
·应用系统的安全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| 第16页 |
·信息网络安全措施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4页 |
·网络系统的安全 | 第18-19页 |
·应用系统的安全 | 第19页 |
·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| 第19-24页 |
第四章 军工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要求与建设目标 | 第24-27页 |
·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要求及特点 | 第24-25页 |
·军工企业涉密网络 | 第24页 |
·军工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防范要求 | 第24-25页 |
·涉密网络的技术防范特点 | 第25页 |
·军工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建设目标 | 第25-27页 |
·计算机外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| 第25-26页 |
·计算机非法外联和接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| 第26页 |
·计算机打印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| 第26页 |
·计算机使用规范管理体系建设 | 第26-27页 |
第五章 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原则和依据 | 第27-29页 |
·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原则 | 第27-28页 |
·军工企业涉密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依据 | 第28-29页 |
第六章 军工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| 第29-69页 |
·系统定级与安全域划分 | 第29-30页 |
·基本保护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物理隔离 | 第30页 |
·安全保密产品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安全域边界保护 | 第31页 |
·物理安全设计 | 第31-39页 |
·环境安全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设备安全设计 | 第32-36页 |
·介质安全管理设计 | 第36-39页 |
·运行安全设计 | 第39-45页 |
·备份系统设计 | 第39-43页 |
·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防护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应急响应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运行管理设计 | 第45页 |
·信息安全保密设计 | 第45-68页 |
·身份鉴别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可移动设备的鉴别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信息输出操作监控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设计 | 第48页 |
·信息完整性校验设计 | 第48-54页 |
·系统安全性能检测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安全审计系统设计 | 第56-63页 |
·边界安全防护设计 | 第63-65页 |
·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| 第65-68页 |
·违规外联监控设计 | 第68页 |
·系统残余风险 | 第68-69页 |
第七章 系统测试报告 | 第69-77页 |
·防病毒软件网络版系统测试报告 | 第69-70页 |
·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、USB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使用系统、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系统系统测试报告 | 第70-71页 |
·网络隐患扫描系统测试报告 | 第71-72页 |
·网络入侵保护系统测试报告 | 第72-73页 |
·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| 第73-74页 |
·域控制器测试报告 | 第74-75页 |
·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| 第75-77页 |
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77-79页 |
·结论 | 第77页 |
·展望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1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