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情况 | 第11-12页 |
1.3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负荷特点 | 第13-28页 |
2.1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| 第13-18页 |
2.1.1 牵引变电所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2.1.2 牵引供电系统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| 第15-17页 |
2.1.3 牵引网的供电方式 | 第17-18页 |
2.2 牵引负荷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2.3 电气化铁路的主要负荷——电力机车的模型及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4 电气化铁路馈线故障类型 | 第24-28页 |
2.4.1 短路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2.4.2 直供和 BT式牵引网短路故障模型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馈线保护的配置 | 第28-51页 |
3.1 距离保护 | 第28-41页 |
3.1.1 距离保护的定义 | 第28页 |
3.1.2 牵引网通常采用的距离保护特性 | 第28-31页 |
3.1.3 自适应距离保护 | 第31-39页 |
3.1.4 上下行联锁保护和快速阻抗保护 | 第39-41页 |
3.2 馈线保护的后备保护 | 第41-48页 |
3.2.1 电流增量保护 | 第41-43页 |
3.2.2 电流速断保护 | 第43-44页 |
3.2.3 三段过电流保护 | 第44-45页 |
3.2.4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| 第45-46页 |
3.2.5 过热保护 | 第46-47页 |
3.2.6 自动重合闸 | 第47-48页 |
3.3 仿真计算 | 第48-51页 |
第四章 保护算法及程序流程 | 第51-57页 |
4.1 滤波算法 | 第51-53页 |
4.2 程序流程图 | 第53-57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