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刑法谦抑之义 | 第10-20页 |
(一) 刑法谦抑的理论界定 | 第11-13页 |
(二) 刑法谦抑的内容 | 第13-20页 |
二、刑法谦抑之源 | 第20-26页 |
(一) 我国古代刑法谦抑理念的历史溯源 | 第20-22页 |
(二) 外国刑法谦抑理念的历史溯源 | 第22-26页 |
三、刑法谦抑之形 | 第26-39页 |
(一) 罪刑法定 | 第26-28页 |
(二) 罪刑相适应 | 第28-29页 |
(三) 限制或者废除生命刑 | 第29-32页 |
(四)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| 第32-34页 |
(五) 赦免制度 | 第34-36页 |
(六) 时效制度 | 第36-37页 |
(七) 刑事错案赔偿制度 | 第37-39页 |
四、刑法谦抑之路 | 第39-64页 |
(一) 非犯罪化 | 第40-52页 |
(二) 非刑罚化 | 第52-56页 |
(三) 轻刑化 | 第56-61页 |
(四) 完善刑事错案赔偿制度 | 第61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‘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