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麻类作物论文--苎麻论文

不同基因型苎麻纤维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1.前言第11-23页
    1.1 苎麻纤维性状研究进展第11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苎麻纤维品质性状研究第12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1 纤维细度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2 单纤维强力、断裂伸长率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3 结晶度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4 与苎麻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因素的研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苎麻纤维化学成分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影响苎麻纤维化学成分含量的因素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化学成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1.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-23页
2.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3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苎麻品质性状的测定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原麻化学脱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YG001N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测定单纤维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UV纤维细度仪测定纤维细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X射线衍射仪测定纤维结晶度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化学成分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苎麻农艺性状的测定第26-27页
3.结果与分析第27-73页
    3.1 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品种纤维品质性状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季别纤维品质性状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2 苎麻主要化学成分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品种化学成分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季别化学成分分析第47页
    3.3 苎麻主要农艺性状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季别农艺性状分析第56页
    3.4 苎麻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化学成分与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第58-60页
    3.5 通径分析与回归模型的建立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通径分析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1 化学成分与支数通径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2 农艺性状与支数通径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3 化学成分、品质性状与结晶度通径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回归分析及模型的建立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1 断裂伸长率与果胶回归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2 单纤维强力与木质素回归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3 单纤维强力与鲜皮出麻率回归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3.6 聚类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苎麻主要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苎麻主要品质性状聚类分析第71-73页
4.小结与讨论第73-78页
    4.1 苎麻主要性状指标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4.2 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化学成分与品质性状之间相关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相关分析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品质性状之间相关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通径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第76页
    4.3 品种聚类第76-77页
    4.4 不足之处第77-78页
5.参考文献第78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木材干燥远程监控服务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共聚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的断裂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