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17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主要成果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重庆市概况 | 第17-20页 |
·重庆市城市建设情况 | 第17页 |
·重庆市地形地貌、土壤类型及分布情况 | 第17-19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·土壤类型及分布 | 第18-19页 |
·氡浓度现状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氡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6页 |
·氡的特性 | 第20-22页 |
·氡的物理性质 | 第20-21页 |
·氡的化学性质 | 第21页 |
·氡的辐射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氡的来源 | 第22-23页 |
·室外空气中氡的来源 | 第22-23页 |
·室内空气中氡的来源 | 第23页 |
·氡的危害 | 第23-26页 |
·氡危害历史 | 第23-24页 |
·氡致病机理 | 第24页 |
·氡危害状况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空气中氡浓度测量方法 | 第26-33页 |
·氡气的测量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径迹蚀刻法 | 第26页 |
·活性炭盒法 | 第26-27页 |
·脉冲电离室法 | 第27页 |
·双滤膜法 | 第27-28页 |
·气球法 | 第28页 |
·氡气的测量仪器 | 第28-33页 |
·RAD7 型便携式测氡仪 | 第29-30页 |
·BR-G2000 全自动核固体径迹测量系统和CR-39 径迹片 | 第30-33页 |
第5章 重庆市主城区空气中氡浓度测量 | 第33-42页 |
·测区范围 | 第33-34页 |
·测点布置 | 第34页 |
·室外环境空气氡浓度测点布置 | 第34页 |
·室内环境空气氡浓度测点布置 | 第34页 |
·样品布放与收集 | 第34页 |
·氡浓度测量 | 第34-39页 |
·室外氡浓度测量 | 第34-35页 |
·室内氡浓度测量 | 第35-39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39-42页 |
·确定灵敏度 | 第39页 |
·标定条件 | 第39页 |
·采平行样 | 第39-41页 |
·留空白样 | 第41页 |
·其他 | 第41-42页 |
第6章 重庆市主城区空气中氡浓度评价 | 第42-59页 |
·室外氡浓度评价 | 第42-48页 |
·室外氡浓度水平评价 | 第42-43页 |
·与历史氡调查数据比较 | 第43-44页 |
·室外氡浓度水平日变化 | 第44-48页 |
·室内氡浓度评价 | 第48-57页 |
·室内氡浓度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情况下氡浓度监测结果 | 第49-54页 |
·图形监测结果 | 第54-57页 |
·年均有效剂量评价 | 第57-59页 |
第7章 室内降氡防氡措施 | 第59-60页 |
·控制源头,阻断氡气 | 第59页 |
·加强通风,降低氡气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