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1.1 地衣共生系统 | 第11-13页 |
1.2 植物内生真菌 | 第13-16页 |
1.3 地衣内生真菌 | 第16-17页 |
1.4 地衣内生真菌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| 第17页 |
1.5 网脊肺衣 | 第17-18页 |
1.6 本项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9-22页 |
2.1.1 实验所用标本信息 | 第19-20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1.3 实验试剂及配方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步骤 | 第22-25页 |
2.2.1 薄层层析法检验化合物 | 第22页 |
2.2.2 网脊肺衣总DNA提取 | 第22-23页 |
2.2.3 rDNAITS2序列的PCR扩增 | 第23-24页 |
2.2.4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| 第24-25页 |
2.3 数据处理过程 | 第25-27页 |
2.3.1 原始数据的质控及整理 | 第25页 |
2.3.2 Classify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.3 内生真菌群落的 α 分析 | 第26页 |
2.3.4 内生真菌群落的聚类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42页 |
3.1 网脊肺衣两变种的形态与次生代谢产物鉴定 | 第27-28页 |
3.2 网脊肺衣共生和内生真菌ITS2 rDNA PCR产物电泳检测 | 第28页 |
3.3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与共生真菌的丰度比较 | 第28-30页 |
3.4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的OTU衰减曲线 | 第30-32页 |
3.5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群落的异质性比较 | 第32-33页 |
3.6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群落的聚类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7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群落的门级分类阶元构成 | 第35-36页 |
3.8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群落的纲级分类阶元构成 | 第36页 |
3.9 网脊肺衣两变种内生真菌群落的目级分类阶元构成 | 第36-42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