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1.1 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1.3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8-9页 |
第二章 QoS 技术 | 第9-13页 |
2.1 QoS的概念 | 第9页 |
2.2 QoS的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2.3 IP网络QoS服务模型 | 第10-11页 |
2.3.1 综合服务(Intserv) | 第10-11页 |
2.3.2 区分服务(DiffServ) | 第11页 |
2.4 综合服务中的RSVP资源预留协议 | 第11-13页 |
2.4.1 RSVP协议的特点 | 第12页 |
2.4.2 RSVP协议的资源预留过程 | 第12-13页 |
第三章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中的COPS协议 | 第13-29页 |
3.1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的产生 | 第13页 |
3.2 基于策略的QoS管理 | 第13-15页 |
3.2.1 使用策略的原因 | 第13-14页 |
3.2.2 策略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3.3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 | 第15-17页 |
3.3.1 PBNM基本框架 | 第15页 |
3.3.2 PBNM中的基本部件 | 第15-17页 |
3.3.3 策略管理框架所用协议 | 第17页 |
3.4 PBNM中的COPS协议 | 第17-27页 |
3.4.1 COPS协议的特点 | 第18页 |
3.4.2 COPS协议通信的基本模式 | 第18-19页 |
3.4.3 COPS协议对象格式 | 第19-23页 |
3.4.4 COPS 协议报文含义与格式 | 第23-25页 |
3.4.5 COPS协议的通信基本原则 | 第25-27页 |
3.5 PBNM策略管理模式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COPS协议在准入控制中的应用 | 第29-34页 |
4.1 基于策略的准入控制 | 第29-30页 |
4.1.1 实现准入控制的目标 | 第29页 |
4.1.2 准入控制对PBNM系统性能的要求 | 第29-30页 |
4.2 COPS协议的扩展-COPS FOR RSVP | 第30-34页 |
4.2.1 COPS FOR RSVP协议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.2 COPS协议对RSVP协议的报文的处理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PBNM中的COPSPR协议 | 第34-40页 |
5.1 COPS-PR的工作模式 | 第34页 |
5.2 使用提供机制的必要性 | 第34-35页 |
5.3 COPS-PR的工作机制 | 第35-39页 |
5.3.1 PDP与PEP之间的通信过程 | 第35页 |
5.3.2 COPS-PR协议中策略信息库(PIB) | 第35-36页 |
5.3.3 COPS-PR协议的报文格式 | 第36-37页 |
5.3.4 COPS-PR协议中的自定义对象 | 第37-38页 |
5.3.5 COPS-PR协议中的自定义报文格式 | 第38-39页 |
5.4 提供模式工作流程 | 第39-40页 |
第六章 COPS协议的实现 | 第40-60页 |
6.1 设计实现平台 | 第40页 |
6.2 PBNM系统总体框架 | 第40-41页 |
6.3 服务器通信模块的实现 | 第41-49页 |
6.3.1 服务器通信流程 | 第41-43页 |
6.3.2 服务器通信调用接口的实现 | 第43-45页 |
6.3.3 服务器通信状态存储实现 | 第45-47页 |
6.3.4 服务器通信核心部件的实现 | 第47-49页 |
6.4 客户通信模块实现 | 第49-53页 |
6.4.1 客户通信流程 | 第49-50页 |
6.4.2 客户通信调用接口的实现 | 第50-52页 |
6.4.3 客户通信核心部件的实现 | 第52-53页 |
6.5 COPS协议报文封装与安全认证 | 第53-56页 |
6.5.1 COPS报文的封装 | 第54-55页 |
6.5.2 COPS报文的安全认证 | 第55-56页 |
6.6 实现系统的实例测试 | 第56-60页 |
6.6.1 测试实例定义 | 第56-57页 |
6.6.2 测试结果 | 第57-6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缩写语列表 | 第64-65页 |
致 谢 | 第65-66页 |
摘 要 | 第66-68页 |
ABSTRACT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