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1.1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2 基于{AsW_9}系列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4页 |
1.3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1.1 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2 测试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2.1 红外光谱(IR) | 第27页 |
2.2.2 紫外光谱(UV) | 第27页 |
2.2.3 X射线衍射仪(XRD) | 第27页 |
2.2.4 热重分析(TG) | 第27页 |
2.2.5 单晶X-射线衍射 | 第27页 |
2.2.6 元素分析(Elemental Analysis) | 第27页 |
2.2.7 循环伏安法(CV) | 第27-28页 |
2.2.8 碳糊电极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2.9 变温磁化率 | 第28页 |
2.2.10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| 第28页 |
2.2.11 光催化测试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以{AsW_9}为构筑基元的三明治结构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29-44页 |
3.1 化合物的合成 | 第29-32页 |
3.1.1 化合物1的合成 | 第29-30页 |
3.1.2 化合物2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3.1.3 化合物3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3.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32-35页 |
3.2.1 IR研究 | 第32-33页 |
3.2.2 热重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3 紫外光谱 | 第34页 |
3.2.4 XRD的研究 | 第34-35页 |
3.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3.1 晶体结构测定 | 第35-36页 |
3.3.2 晶体结构描述 | 第36-39页 |
3.4 电化学性质研究 | 第39-41页 |
3.4.1 化合物 1~3 的电化学性质 | 第39-40页 |
3.4.2 化合物 1~3 的电催化活性研究 | 第40-41页 |
3.5 磁性质研究 | 第41-42页 |
3.6 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42-43页 |
3.7 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刚性配体修饰的砷钨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44-58页 |
4.1 化合物的合成 | 第44-48页 |
4.1.1 化合物4的合成 | 第44-45页 |
4.1.2 化合物5的合成 | 第45-46页 |
4.1.3 化合物6的合成 | 第46-48页 |
4.2 结构表征 | 第48-50页 |
4.2.1 IR的研究 | 第48-49页 |
4.2.2 热稳定性 | 第49-50页 |
4.3 单晶X-ray结构分析和讨论 | 第50-54页 |
4.3.1 晶体结构测定 | 第50-51页 |
4.3.2 晶体结构描述 | 第51-54页 |
4.4 荧光性质 | 第54-55页 |
4.5 光催化性质 | 第55页 |
4.6 电化学性质研究 | 第55-57页 |
4.6.1 化合物 4~6 的电化学性质 | 第55-56页 |
4.6.2 化合物 4~6 的电催化活性研究 | 第56-57页 |
4.7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对苯二甲酸桥连的MOFs结构配合物的合成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58-71页 |
5.1 化合物的合成 | 第58-61页 |
5.1.1 化合物7的合成 | 第58-59页 |
5.1.2 化合物8的合成 | 第59页 |
5.1.3 化合物9的合成 | 第59-60页 |
5.1.4 化合物10的合成 | 第60-61页 |
5.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61-62页 |
5.2.1 IR研究 | 第61页 |
5.2.2 热重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| 第62-67页 |
5.3.1 晶体结构测定 | 第62-63页 |
5.3.2 晶体结构描述 | 第63-67页 |
5.4 荧光性质研究 | 第67-68页 |
5.5 吸附研究 | 第68-69页 |
5.6 光催化性质研究 | 第69-70页 |
5.7 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