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导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述评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之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之处第19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 小额信贷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21-31页
    2.1 小额信贷的内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小额信贷定义的界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小额信贷与小额贷款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小额信贷的种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小额穷人开展储蓄以及短期的借款信贷的经营模式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小额信贷机构不同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殊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目标和业务不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贷款对象不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放贷成本不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利率不同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8-31页
第三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第31-42页
    3.1 金融监管的内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金融监管的涵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金融监管的特征第33页
    3.2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必要性:理论视角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融行业容易产生负外部效应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融安全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第35页
    3.3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必要性:实践视角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资金来源单一容易诱使非法集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需要有效监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面临系列非系统性风险需要有效监管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现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身份及监管主体不明确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监管手段不完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监管要求过严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第40-42页
第四章 小额信贷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42-50页
    4.1 主要代表性国家的监管情况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机构监管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印度尼西亚小额信贷机构监管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印度小额信贷监管状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秘鲁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现状第45-47页
    4.2 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启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规范小额信贷机构的定位,立法加以保护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立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体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营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完善贷款制度,创新贷款模式第49-50页
第五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模式选择研究第50-54页
    5.1 审慎监管与非审慎监管模式介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审慎监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非审慎监管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审慎监管与非审慎监管的区别第51页
    5.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及原因分析第51-54页
第六章 完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对策建议第54-58页
    6.1 建立中央与地方层面的监管体系第54页
    6.2 制定《小额信贷机构监管法》,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第54-55页
    6.3 抓住监管重点,丰富监管手段第55页
    6.4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退出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6.5 依据非审慎监管模式,制定核心监管准则第56页
    6.6 优化监管环境,提升监管效率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作者简介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钴/四氧化三钴/聚吡咯(苯胺)吸附及催化转化二氧化碳的性能研究
下一篇:工业化演进、农产品价格波动:理论与实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