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4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1 爆破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2 爆破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2.3 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4 爆破设计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系统架构与功能结构 | 第24-32页 |
2.1 系统架构 | 第24-26页 |
2.1.1 系统总体流程及数据流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1.2 系统开发逻辑流程 | 第25-26页 |
2.2 系统功能结构 | 第26-29页 |
2.2.1 系统功能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2.2 系统功能结构图 | 第28-29页 |
2.3 用户界面与菜单设计 | 第29-30页 |
2.4 模块的开发原则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三维图形处理系统 | 第32-62页 |
3.1 概论 | 第32-33页 |
3.2 三维显示技术 | 第33-51页 |
3.2.1 图形变换概念 | 第33-34页 |
3.2.2 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| 第34-36页 |
3.2.3 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| 第36-38页 |
3.2.4 三维图形的投影变换 | 第38-43页 |
3.2.5 三维显示与变换的函数库设计 | 第43-51页 |
3.3 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51-60页 |
3.3.1 逻辑流程与功能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3.2 部分模块的功能实现 | 第52-6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四章 地质地形信息管理系统 | 第62-88页 |
4.1 概述 | 第62-63页 |
4.2 岩体可爆性分级方法研究 | 第63-69页 |
4.2.1 分级指标与分级标准 | 第63-64页 |
4.2.2 岩体可爆性分级模型 | 第64-69页 |
4.3 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69-87页 |
4.3.1 逻辑流程与功能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3.2 地质数据存储与管理 | 第71-74页 |
4.3.3 地质数据提取、插值与显示 | 第74-76页 |
4.3.4 爆破设计时地质数据的使用 | 第76-79页 |
4.3.5 图形与数据库信息交换 | 第79-8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台阶深孔爆破智能设计系统 | 第88-118页 |
5.1 概论 | 第88页 |
5.2 微差爆破岩石抛掷机理研究 | 第88-93页 |
5.2.1 排间微差爆破的必然性 | 第88-89页 |
5.2.2 孔间微差爆破的抛掷机理 | 第89-91页 |
5.2.3 影响抛掷爆破效果的因素 | 第91-93页 |
5.3 确定爆破设计参数 | 第93-95页 |
5.3.1 炸药单耗的确定 | 第93-94页 |
5.3.2 填塞长度与超深的确定 | 第94页 |
5.3.3 孔距、排距的确定 | 第94页 |
5.3.4 延时的确定 | 第94-95页 |
5.4 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95-117页 |
5.4.1 系统功能分析 | 第95-98页 |
5.4.2 布孔设计 | 第98-107页 |
5.4.3 自动连线设计 | 第107-109页 |
5.4.4 前排孔智能调整 | 第109-111页 |
5.4.5 短孔深度智能调整 | 第111-112页 |
5.4.6 爆破延时智能调整 | 第112-113页 |
5.4.7 爆破施工文档的自动输出 | 第113-11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第六章 抛掷爆破爆堆形态模拟系统 | 第118-132页 |
6.1 概论 | 第118-119页 |
6.2 抛掷爆破爆堆预测方法 | 第119-126页 |
6.2.1 计算非线性函数因子贡献值 | 第120-121页 |
6.2.2 一般非线性函数中各因子贡献值大小的判别方法 | 第121页 |
6.2.3 非线性函数的离散化和因子贡献值的计算 | 第121-122页 |
6.2.4 建立炮堆预测模型 | 第122-123页 |
6.2.5 实证分析 | 第123-126页 |
6.3 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126-130页 |
6.3.1 功能说明 | 第126页 |
6.3.2 爆破延时模拟 | 第126-127页 |
6.3.3 抛掷爆破爆堆形态模拟 | 第127-13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第七章 矿山爆破设计工程应用 | 第132-170页 |
7.1 概述 | 第132页 |
7.2 黑岱沟露天煤矿概况 | 第132-135页 |
7.2.1 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 | 第132-133页 |
7.2.2 开采现状 | 第133-134页 |
7.2.3 工程应用设计参数 | 第134-135页 |
7.3 设计实例 | 第135-165页 |
7.3.1 设计准备 | 第136-145页 |
7.3.2 爆破设计 | 第145-153页 |
7.3.3 设计修改与完善 | 第153-156页 |
7.3.4 爆破药量-时间图 | 第156-157页 |
7.3.5 爆破设计结果输出 | 第157-163页 |
7.3.6 爆破过程模拟 | 第163-165页 |
7.4 工程应用评价 | 第165-169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169-170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70-174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170-171页 |
8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71-172页 |
8.3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172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84页 |
致谢 | 第184-18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86-188页 |
附录 | 第188-195页 |
A:系统菜单说明 | 第188-190页 |
B:系统窗体说明 | 第190-192页 |
C:系统模块说明 | 第192-1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