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蚊子的危害 | 第12页 |
1.1.2 蚊子咬人的原因及防蚊机理 | 第12页 |
1.1.3 防蚊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1.3.1 物理法 | 第13页 |
1.1.3.2 生物法 | 第13页 |
1.1.3.3 化学法 | 第13-14页 |
1.1.3.4 天然植物法 | 第14页 |
1.2 织物防蚊整理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1 浸渍法 | 第14-15页 |
1.2.2 浸轧法 | 第15页 |
1.2.3 涂层法 | 第15页 |
1.3 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微胶囊技术在防蚊整理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5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5.1 课题的提出 | 第17页 |
1.5.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荆芥乳液及其防蚊微胶囊的的制备及表征 | 第19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2.2 实验药品 | 第19-20页 |
2.2.3 实验仪器 | 第20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3.1 天然驱避剂的筛选 | 第20页 |
2.3.2 乳液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3.2.1 乳液稳定性及其测试 | 第21页 |
2.3.3 防蚊微胶囊的制备的工艺路线示意图 | 第21-24页 |
2.3.3.1 壁材CS和CAS/SDBS的复凝聚反应 | 第22页 |
2.3.3.2 防蚊微胶囊的包埋率 | 第22-23页 |
2.3.3.3 防蚊微胶囊的表征 | 第23-24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41页 |
2.4.1 天然植物驱避剂筛选 | 第24页 |
2.4.2 荆芥乳液的稳定性及制备工艺优化 | 第24-27页 |
2.4.2.1 混合乳化剂质量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4.2.2 荆芥精油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4.2.3 混合乳化剂占精油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4.2.4 乳化次数对乳液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| 第27页 |
2.4.3 CAS/C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 | 第27-34页 |
2.4.3.1 CAS/CS复凝聚反应体积比 | 第27-28页 |
2.4.3.2 CAS/C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| 第28-32页 |
(1)芯壁质量分数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(2)p H值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(3)芯壁比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0页 |
(4)搅拌速度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(5)复凝聚温度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(6)固化剂用量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2页 |
2.4.3.3 CS/CA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表观形貌 | 第32-33页 |
2.4.3.4 CS/CA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红外光谱 | 第33页 |
2.4.3.5 CAS/C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包埋率 | 第33-34页 |
2.4.4 SDBS/C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 | 第34-41页 |
2.4.4.1 SDBS/CS复凝聚反应体积比 | 第34-35页 |
2.4.4.2 CS/SDB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| 第35-39页 |
(1)芯壁质量分数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5页 |
(2)p H值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(3)芯壁比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(4)搅拌速度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(5)复凝聚反应温度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8页 |
(6)固化剂用量对防蚊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2.4.4.3 CS/SDB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表观形貌 | 第39页 |
2.4.4.4 CS/SDB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红外光谱 | 第39-40页 |
2.4.4.5 CS/SDBS复凝聚制备防蚊微胶囊的包埋率 | 第40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防蚊真丝织物制备及其效果评价 | 第42-48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2-43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3.3.1 防蚊真丝织物的制备 | 第43页 |
3.3.2 防蚊真丝织物的驱蚊效果和耐洗性测试方法 | 第43-44页 |
3.3.2.1 防蚊真丝织物的驱蚊效果 | 第43-44页 |
3.3.2.2 防蚊真丝织物的耐洗性 | 第44页 |
3.3.3 防蚊真丝织物的白度及风格 | 第44页 |
3.3.4 几种防蚊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的驱蚊效果比较 | 第44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7页 |
3.4.1 防蚊真丝织物的表观形貌 | 第44-45页 |
3.4.2 防蚊真丝织物的驱蚊效果 | 第45页 |
3.4.3 防蚊真丝织物的耐洗性 | 第45-46页 |
3.4.4 防蚊真丝织物的风格及白度 | 第46-47页 |
3.4.5 几种防蚊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的驱蚊效果比较 | 第4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8-50页 |
4.1 荆芥乳液的制备及其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8-49页 |
4.2 防蚊真丝面料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