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光电子技术、激光技术论文--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

快速响应的电控液晶相位光栅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液晶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液晶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光栅简介第13页
    1.4 液晶相位光栅第13-14页
    1.5 液晶取向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 1.6 几种快速响应的液晶显示模式第16-17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7-19页
第2章 理论背景与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相位光栅衍射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2.3 展曲到弯曲的转变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测量液晶盒厚第22-23页
    2.5 响应时间第23-24页
    2.6 过驱动第24-25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3章 STN聚酰亚胺取向剂制备液晶相位光栅第27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与设备介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聚酰亚胺KPI-2088介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液晶相位光栅结构的介绍第28页
    3.3 液晶样品的制作流程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玻璃基板的切割、刻蚀与清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ITO玻璃表面羟基化处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聚酰亚胺配制和涂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固化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摩擦取向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液晶样品的制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灌注液晶与封盒第31-32页
    3.4 空盒盒厚的测量第32-33页
    3.5 制备8.4度预倾角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预倾角8.4度弯曲取向的响应时间的测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预倾角8.4度平行取向响应时间的测量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制备9.9预倾角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预倾角9.9度弯曲取向响应时间的测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预倾角9.9度平行取向响应时间的测量第40-41页
    3.6 过驱动对响应时间的影响第41-45页
    3.7 液晶相位光栅的衍射效率研究第45-47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4章 混合聚酰亚胺取向剂制备液晶相位光栅第48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预倾角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4.3 混合PI取向液晶分子展曲到弯曲的转变第49-50页
    4.4 混合PI取向的响应时间测量第50-51页
    4.5 混合PI取向的衍射效率测量第51-52页
    4.6 混合PI取向的衍射图样第52-5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4页
    5.2 预倾角的对比第54页
    5.3 响应时间的对比第54-55页
    5.4 衍射效率的对比第55-57页
结论与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变参数粒子群的模糊时间序列模型的研究
下一篇:α-烯醇化酶对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