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频谱检测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2 认知无线电技术 | 第15-18页 |
1.2.1 认知无线电发展概述 | 第16页 |
1.2.2 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 | 第16-17页 |
1.2.3 宽带频谱感知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8-20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0-23页 |
1.5 论文主要结构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宽带频谱检测技术 | 第24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单用户频谱检测 | 第25-29页 |
2.2.1 发射端检测 | 第25-28页 |
2.2.2 接收端检测 | 第28-29页 |
2.3 多用户协作频谱检测 | 第29-31页 |
2.3.1 硬判决协作式 | 第29-30页 |
2.3.2 软判决协作式 | 第30-31页 |
2.4 宽带频谱检测 | 第31-36页 |
2.4.1 NYQUIST采样率下的宽频检测 | 第32-35页 |
2.4.2 欠NYQUIST采样率下的宽频检测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协作宽带压缩频谱感知 | 第38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38页 |
3.2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 | 第38-42页 |
3.2.1 压缩感知的基本框架 | 第38-39页 |
3.2.2 信号的稀疏表示 | 第39-40页 |
3.2.3 投影矩阵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2.4 重构算法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3.3 宽频带压缩频谱感知 | 第42-49页 |
3.3.1 带限模拟信号的压缩采样 | 第42-45页 |
3.3.2 宽频带压缩频谱感知 | 第45-49页 |
3.4 协作宽带压缩频谱感知 | 第49-56页 |
3.4.1 协作频谱感知 | 第49-50页 |
3.4.2 认知用户分簇 | 第50-51页 |
3.4.3 分布式压缩感知技术 | 第51-52页 |
3.4.4 基于分簇的协作压缩频谱感知 | 第52-56页 |
3.5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空频联合压缩宽带频谱感知 | 第61-82页 |
4.1 引言 | 第61页 |
4.2 无线传感网技术 | 第61-64页 |
4.2.1 无线传感网的结构 | 第62-63页 |
4.2.2 无线传感网的协议栈 | 第63-64页 |
4.2.3 无线传感网的特征 | 第64页 |
4.3 基于WSN的频谱检测 | 第64-75页 |
4.3.1 节点数据空域相关性 | 第65-70页 |
4.3.2 空域压缩的宽带频谱感知 | 第70-71页 |
4.3.3 频域压缩的宽带频谱感知 | 第71-73页 |
4.3.4 空频联合压缩的宽带频谱感知 | 第73-75页 |
4.4 仿真与实验结果 | 第75-8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五章 自适应宽带压缩频谱感知 | 第82-101页 |
5.1 引言 | 第82-83页 |
5.2 投影矩阵的优化 | 第83-90页 |
5.2.1 最优矩阵的条件 | 第84-89页 |
5.2.2 最优矩阵的构造 | 第89-90页 |
5.3 投影矩阵自适应过程 | 第90-93页 |
5.4 自适应压缩频谱感知 | 第93-96页 |
5.4.1 功率谱数据压缩 | 第93页 |
5.4.2 自适应过程联合矩阵优化 | 第93-96页 |
5.5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96-10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六章 分布式贝叶斯压缩频谱感知 | 第101-122页 |
6.1 引言 | 第101页 |
6.2 贝叶斯线性回归与分类 | 第101-106页 |
6.2.1 稀疏贝叶斯的回归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6.2.2 稀疏贝叶斯的分类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6.3 贝叶斯压缩感知重构 | 第106-111页 |
6.3.1 经典BCS重构 | 第106-107页 |
6.3.2 拉普拉斯分层先验重构 | 第107-111页 |
6.4 DRRVM压缩频谱感知 | 第111-118页 |
6.4.1 鲁棒性相关向量机 | 第111-112页 |
6.4.2 鲁棒性相关向量机的求解 | 第112-113页 |
6.4.3 基于DRRVM的频谱感知 | 第113-118页 |
6.5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118-121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2-126页 |
7.1 论文总结 | 第122-124页 |
7.2 工作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8页 |
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138-139页 |
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139-140页 |
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4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