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3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9-30页 |
1.1 乙醇的代谢 | 第19-20页 |
1.2 血液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进展 | 第20-26页 |
1.3 血液中乙醇含量稳定性研究 | 第26页 |
1.4 采样污染来源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1.5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研究 | 第27-28页 |
1.6 质量控制图 | 第28页 |
1.7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实验 | 第30-41页 |
2.1 仪器 | 第30页 |
2.2 试剂 | 第30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30页 |
2.4 样品处理及工作曲线 | 第30-31页 |
2.4.1 常规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的样品处理 | 第30-31页 |
2.4.2 心脏血液样本保存稳定性的样品处理 | 第31页 |
2.4.3 工作曲线 | 第31页 |
2.5 顶空-气相色谱-质谱条件 | 第31-32页 |
2.5.1 顶空条件 | 第31页 |
2.5.2 气相色谱条件 | 第31-32页 |
2.5.3 质谱条件 | 第32页 |
2.6 稳定性实验 | 第32-33页 |
2.6.1 样品来源 | 第32页 |
2.6.2 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2.7 采血消毒对乙醇污染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7.1 对象及条件 | 第33页 |
2.7.2 分组和采血 | 第33-34页 |
2.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| 第34-39页 |
2.8.1 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8.2 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| 第36-37页 |
2.8.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| 第37-38页 |
2.8.4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| 第38-39页 |
2.9 质量控制图 | 第39-41页 |
2.9.1 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 | 第39页 |
2.9.2 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| 第39页 |
2.9.3 质量控制图的检验 | 第39-40页 |
2.9.4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63页 |
3.1 自动顶空-气相色谱-质谱方法的建立 | 第41-43页 |
3.1.1 GC-MS监测离子的选择 | 第41-43页 |
3.1.2 工作曲线及检测限 | 第43页 |
3.1.3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| 第43页 |
3.1.4 血液样品的检测 | 第43页 |
3.2 稳定性研究 | 第43-50页 |
3.2.1 静脉血液样品的稳定性 | 第44-46页 |
3.2.2 心脏血液样本的稳定性 | 第46-50页 |
3.3 采血消毒对乙醇污染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3.4 不确定度分析 | 第53-60页 |
3.4.1 样本结果分析 | 第53页 |
3.4.2 不确定度来源 | 第53-54页 |
3.4.3 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| 第54-59页 |
3.4.4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| 第59页 |
3.4.5 不确定度报告 | 第59-60页 |
3.5 质量控制图 | 第60-63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