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电磁学、电动力学论文--电磁学论文

基于全介电微纳结构的空间光调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超表面的设计思路与电磁理论第17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超表面的设计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广义斯涅耳定律与费马原理第18-21页
    2.4 超表面的电磁理论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超表面的等效极化率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超表面的电磁理论的应用:单电磁波传输的反常折射第23-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3章 全介电单元结构的研究第27-3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单元结构共振模式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3.3 单元结构与透射系数的关系第31-3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全介电超表面空间光调制的数值仿真第34-42页
    4.1 全介电超表面实现异常折射第34-36页
    4.2 全介电超表面将高斯光束转化成涡旋光束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涡旋光束简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超表面的设计过程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超表面的电磁仿真第4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5章 全介电超表面的全息成像第42-52页
    5.1 光学全息简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统的光学全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计算机生成全息图(CGH)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全息超表面的制作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5.2 全息超表面设计中涉及的理论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Gerchberg-Saxton相位恢复算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菲涅尔衍射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全息超表面的制作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超表面上相位的计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单元结构之间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非周期大规模结构的建模与仿真第49-5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个人简历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多波长窄线宽及自脉冲机理和特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相位差解调的光纤位移测量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