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TDLAS技术的燃烧火焰场分布二维重建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非接触测温技术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3 TDLAS燃烧流场诊断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燃烧流场二维层析重建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TDLAS技术测量原理 | 第25-41页 |
2.1 分子红外吸收光谱 | 第25-30页 |
2.1.1 简介 | 第25-26页 |
2.1.2 吸收线强 | 第26-27页 |
2.1.3 吸收线型 | 第27-30页 |
2.2 TDLAS技术检测原理 | 第30-37页 |
2.2.1 Beer-Lambert定律 | 第30-31页 |
2.2.2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| 第31-34页 |
2.2.3 调制吸收光谱技术 | 第34-37页 |
2.3 TDLAS技术温度测量原理 | 第37-40页 |
2.3.1 高斯展宽法 | 第37-38页 |
2.3.2 双线比值法 | 第38-39页 |
2.3.3 玻尔兹曼图谱法 | 第39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双线比值法温度测量验证与应用研究 | 第41-53页 |
3.1 测温吸收谱线选取 | 第41-43页 |
3.2 单光路温度测量实验 | 第43-50页 |
3.2.1 高温炉实验系统 | 第44-45页 |
3.2.2 高温炉温度测量验证 | 第45-48页 |
3.2.3 平焰炉燃烧火焰诊断 | 第48-5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3页 |
第4章 燃烧场二维重建算法研究 | 第53-89页 |
4.1 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| 第53-72页 |
4.1.1 CT基本原理 | 第53-54页 |
4.1.2 反投影算法 | 第54-59页 |
4.1.3 滤波反投影算法 | 第59-64页 |
4.1.4 数值仿真研究 | 第64-69页 |
4.1.5 重建精度分析 | 第69-72页 |
4.2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| 第72-86页 |
4.2.1 基本理论及算法改进 | 第73-75页 |
4.2.2 投影系数矩阵的计算 | 第75-77页 |
4.2.3 数值仿真研究 | 第77-82页 |
4.2.4 重建精度分析 | 第82-86页 |
4.3 两种算法的对比分析 | 第86-8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5章 燃烧场二维分布测量的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| 第89-107页 |
5.1 实验系统简介 | 第89-92页 |
5.1.1 硬件组成 | 第89-91页 |
5.1.2 软件程序设计 | 第91-92页 |
5.2 场分布测量实验研究 | 第92-103页 |
5.2.1 代数迭代算法重建验证 | 第92-101页 |
5.2.2 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验证 | 第101-103页 |
5.3 场分布重建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03-10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7-111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107-108页 |
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108-109页 |
6.3 未来展望 | 第109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1页 |
在学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