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縮略词 | 第12-14页 |
1 前言 | 第14-18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假设 | 第16-17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8-41页 |
2.1 Sarcopenia简介 | 第18-19页 |
2.2 Sarcopenia的可能性机制 | 第19-21页 |
2.3 Sarcopenia的干预——对骨骼肌蛋白质平衡的调节 | 第21-27页 |
2.3.1 激素替代疗法 | 第21-22页 |
2.3.2 运动疗法 | 第22-25页 |
2.3.3 营养补剂 | 第25-27页 |
2.4 亮氨酸与蛋白质合成 | 第27-38页 |
2.4.1 亮氨酸简介 | 第27页 |
2.4.2 亮氨酸与蛋白质合成代谢 | 第27-31页 |
2.4.3 亮氨酸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关键蛋白与可能性机制 | 第31-38页 |
2.5 氨基酸转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 | 第38-41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58页 |
3.1 实验动物分组与干预 | 第41-42页 |
3.2 动物处死与取材 | 第42页 |
3.3 饲料配制 | 第42-47页 |
3.3.1 饲料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| 第44-45页 |
3.3.2 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| 第45页 |
3.3.3 饲料钙含量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3.3.4 饲料磷含量的测定 | 第46-47页 |
3.4 血糖测试 | 第47页 |
3.4.1 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47页 |
3.4.2 测试方法 | 第47页 |
3.5 血乳酸测试 | 第47-48页 |
3.5.1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47-48页 |
3.5.2 测试方法 | 第48页 |
3.6 血清胰岛素检测 | 第48-49页 |
3.6.1 主要试剂 | 第48页 |
3.6.2 主要仪器 | 第48页 |
3.6.3 测试方法 | 第48-49页 |
3.7 血浆游离氨基酸测试 | 第49-50页 |
3.7.1 主要试剂 | 第49页 |
3.7.2 主要仪器 | 第49页 |
3.7.3 测试方法 | 第49-50页 |
3.8 肌肉石蜡切片H&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与直径 | 第50-51页 |
3.8.1 主要试剂 | 第50页 |
3.8.2 主要仪器 | 第50页 |
3.8.3 测试方法 | 第50-51页 |
3.9 Western Blotting测定通路蛋白表达 | 第51-54页 |
3.9.1 主要试剂 | 第51-52页 |
3.9.2 主要仪器 | 第52页 |
3.9.3 测试方法 | 第52-54页 |
3.10 qPCR测定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 | 第54-57页 |
3.10.1 主要试剂 | 第54页 |
3.10.2 主要仪器 | 第54-55页 |
3.10.3 测试方法 | 第55-57页 |
3.11 数据统计方法 | 第57-58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58-107页 |
4.1 体重 | 第58-60页 |
4.2 采食量 | 第60-63页 |
4.3 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 | 第63-65页 |
4.4 血清胰岛素的比较 | 第65-66页 |
4.5 血浆氨基酸水平的比较 | 第66-76页 |
4.6 腓肠肌湿重、湿重/体重比值的比较 | 第76-78页 |
4.7 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、直径的比较 | 第78-81页 |
4.8 腓肠肌总蛋白含量的比较 | 第81-82页 |
4.9 氨基酸转运体与调控因子mRNA表达的比较 | 第82-86页 |
4.10 MHC蛋白表达量的比较 | 第86-87页 |
4.11 mTOR蛋白磷酸化率的比较 | 第87-92页 |
4.12 p70S6K蛋白磷酸化率的比较 | 第92-97页 |
4.13 4E-BP1蛋白磷酸化率的比较 | 第97-101页 |
4.14 PI3K Ⅲ蛋白表达量的比较 | 第101-102页 |
4.15 AMPK蛋白磷酸化率的比较 | 第102-107页 |
5 分析与讨论 | 第107-133页 |
5.1 亮氨酸与丙氨酸的补充 | 第107-108页 |
5.2 运动方式 | 第108-109页 |
5.3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体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| 第109-112页 |
5.4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的影响 | 第112-115页 |
5.5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| 第115-117页 |
5.6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腓肠肌湿重、湿重/体重比值的影响 | 第117-119页 |
5.7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肌纤维横截面积与直径的影响 | 第119-121页 |
5.8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腓肠肌总蛋白与MHC的影响 | 第121-124页 |
5.9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其跨膜转运蛋白——氨基酸转运系统的影响 | 第124-127页 |
5.10 有氧运动与亮氨酸对mTOR及其上、下游蛋白表达的调节 | 第127-133页 |
6 结论 | 第133-134页 |
7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34-135页 |
7.1 创新点 | 第134页 |
7.2 不足之处 | 第134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50页 |
附录 | 第150-151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