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案例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素材收集过程第13-14页
2 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 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第14-29页
    2.1 AMEC 企业简介第14页
    2.2 攀钢白马项目介绍第14-15页
    2.3 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攀钢白马项目中的应用第1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项目实施前的组织机构建立及责任分工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实施计划及会议制度建立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设计进度及质量管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采购进度及质量管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费用管理和控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包管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文档和信息管理第27-29页
3 EPC 工程总承包理论依据第29-42页
    3.1 EPC 工程总承包的产生第29-31页
    3.2 工程总承包基本概念及主要模式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工程总承包基本概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模式第31-34页
    3.3 工程总承包的适用范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DB 模式适用的范围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EPC/Turnkey 模式适用范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EPCM 模式的适用范围第35页
    3.4 EPC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内容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规划设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采购工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施工管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试运行第36页
    3.5 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流程第36-38页
    3.6 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总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业主的工作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能够实现设计、采购、施工、试运行的深度交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总价合同第39页
    3.7 EPC 总承包模式风险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EPC 总承包模式风险特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EPC 总承包模式风险要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EPC 总承包模式风险分类第41-42页
4 AMEC 开展 EPC 工程总承包的基础环境分析及经验教训第42-52页
    4.1 AMEC 开展 EPC 工程总承包的基础环境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AMEC 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原因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AMEC 开展 EPC 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AMEC 开展 EPC 工程总承包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2 攀钢白马项目效果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取得了经济效益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提升了人员综合能力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积累了总承包管理经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开创了总承包业务品牌第48页
    4.3 攀钢白马项目经验教训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采用 EPC 模式开展攀钢项目的经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AMEC 开展工程总承包得到的教训第49-50页
    4.4 AMEC 开展工程总承包存在问题的对策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转变思想观念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加强团队配合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提高技术水平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提升管理能力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补充人力资源第51-52页
5 结论与启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烧结余热发电烟风系统的优化控制
下一篇:岫岩县乡镇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