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页 |
| 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9页 |
| 绪论 | 第9-23页 |
| 一、选题依据 | 第9-11页 |
| (一)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(二) 研究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(四) 研究问题 | 第11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| (一) 休闲、休闲活动及休闲运动的研究 | 第11-17页 |
| 1. 休闲、休闲活动的定义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2. 休闲运动的定义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3. 关于休闲运动分类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4. 国内关于大学生休闲运动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(二) 休闲运动阻碍的研究 | 第17-23页 |
| 1. 休闲阻碍定义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2. 休闲阻碍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| 3. 国内休闲阻碍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3页 |
| 第一章 研究设计 | 第23-25页 |
| 第一节 研究步骤与流程 | 第23页 |
| 第二节 调查对象 | 第23页 |
| 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(一) 问卷调查法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数理统计法 | 第24页 |
| (三) 比较分析法 | 第24页 |
| (四) 文献资料法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| 第25-31页 |
| 第一节 休闲运动参与行为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节 量表在大陆地区使用的信效度检验 | 第26-31页 |
| 一、调查对象 | 第26页 |
| 二、信度检验 | 第26-27页 |
| 三、效度检验 | 第27-31页 |
| 第三章 福州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 | 第31-39页 |
| 第一节 调查样本的基本描述 | 第31-33页 |
| 第二节 福州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状况调查与分析 | 第33-39页 |
| 第四章 福州市大学生休闲运动阻碍的现状及分析 | 第39-63页 |
| 第一节 福州市大学生休闲运动阻碍的总体状况 | 第39-41页 |
| 第二节 不同维度下福州市大学生休闲运动阻碍状况 | 第41-46页 |
| 一、设施与环境维度 | 第41-42页 |
| 二、外在资源维度 | 第42-43页 |
| 三、休闲资讯(信息)维度 | 第43页 |
| 四、个人责任维度 | 第43-44页 |
| 五、社会角色与重要他人影响维度 | 第44页 |
| 六、社会网络维度 | 第44-45页 |
| 七、胜任感维度 | 第45页 |
| 八、刺激感维度 | 第45-46页 |
| 第三节 不同人口统计变项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阻碍因素的对比与分析 | 第46-59页 |
| 第四节 大学生“有”“无”参与休闲运动行为的对比 | 第59-63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3-67页 |
| 一、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二、建议 | 第64页 |
| 三、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64-67页 |
| 附录1 大学生休闲运动参与状况及阻碍因素调查表 | 第67-69页 |
| 附录2 内容效度专家调查表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5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