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利功能性特征解释:美国实践及借鉴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导言 | 第9-14页 |
|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引出 | 第14-18页 |
| 第一节 我国关于功能性特征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节 对功能性特征的概念界定不清楚 | 第15-16页 |
| 第三节 对功能性特征的解释规则不明确 | 第16-18页 |
| 一、 授权、确权和侵权程序中的解释标准不统一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 “具体加等同”解释标准的司法适用规则不明确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美国关于功能性特征的立场 | 第18-30页 |
| 第一节 美国关于功能性特征的立场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的具体规定及其解释 | 第19-26页 |
| 一、 对功能性特征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3页 |
| 二、 对功能性特征的从严解释原则 | 第23-26页 |
| 第三节 美国专利法相关规定形成的基础 | 第26-30页 |
| 一、 对 Halliburton 案的回应 | 第27页 |
| 二、 避免专利被无效的审判策略 | 第27-30页 |
| 第三章 美国从严解释原则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第一节 美国从严解释原则的出发点 | 第30-31页 |
| 一、 对功能性特征覆盖范围过宽的担忧 | 第30页 |
| 二、 避免功能性特征因不明确而被无效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节 美国从严解释原则的缺陷 | 第31-34页 |
| 一、 混淆了说明书与权利要求的作用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 不利于提高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性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 不利于保护发明人的利益 | 第33-34页 |
| 结论 | 第34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| 后记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