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推进系统(发动机、推进器)论文--多管火箭发动机、组合式火箭发动机论文

宽范围RBCC进气道设计与调节规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注释表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概况第14-16页
    1.3 RBCC变几何进气道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6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 二元RBCC单流道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第21-35页
    2.1 无粘分析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数值计算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变几何方案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2.4 平移唇口变几何方案的调节规律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调节特性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第27-28页
    2.5 转动唇口变几何方案的调节规律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调节特性研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第31-3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二元外并联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第35-43页
    3.1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原理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原型进气道的气动设计第36页
    3.3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规律研究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第37-40页
    3.4 低马赫数区间进气道反压特性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三维侧压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第43-55页
    4.1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原理第43页
    4.2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侧向收缩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宽高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顶压方向收缩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4.3 原型进气道的气动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规律研究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第51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Ma2~8 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第55-62页
    5.1 原型进气道气动设计第55页
    5.2 数值计算第55-56页
    5.3 变几何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流场结构和性能仿真第56-59页
    5.4 变几何进气道的攻角特性和性能变化规律第59-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抑制剂克卓替尼(Crizotinib)对人淋巴细胞效应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