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1.3 RBCC变几何进气道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6-20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二元RBCC单流道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| 第21-35页 |
2.1 无粘分析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2 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 变几何方案设计 | 第23-25页 |
2.4 平移唇口变几何方案的调节规律研究 | 第25-28页 |
2.4.1 调节特性研究 | 第25-27页 |
2.4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 | 第27-28页 |
2.5 转动唇口变几何方案的调节规律研究 | 第28-34页 |
2.5.1 调节特性研究 | 第28-31页 |
2.5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 | 第31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二元外并联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| 第35-43页 |
3.1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原理 | 第35-36页 |
3.2 原型进气道的气动设计 | 第36页 |
3.3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规律研究 | 第36-40页 |
3.3.1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 | 第37页 |
3.3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 | 第37-40页 |
3.4 低马赫数区间进气道反压特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三维侧压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| 第43-55页 |
4.1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原理 | 第43页 |
4.2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 | 第43-49页 |
4.2.1 侧向收缩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2.2 宽高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2.3 顶压方向收缩比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3 原型进气道的气动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4 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规律研究 | 第50-54页 |
4.4.1 低马赫数下自起动性能研究 | 第50-51页 |
4.4.2 变几何进气道不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 | 第51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Ma2~8 RBCC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| 第55-62页 |
5.1 原型进气道气动设计 | 第55页 |
5.2 数值计算 | 第55-56页 |
5.3 变几何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流场结构和性能仿真 | 第56-59页 |
5.4 变几何进气道的攻角特性和性能变化规律 | 第59-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