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4 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技术方法介绍 | 第15-29页 |
2.1 图像预处理 | 第15-19页 |
2.1.1 灰度化 | 第15-16页 |
2.1.2 二值化 | 第16页 |
2.1.3 图像平滑 | 第16-17页 |
2.1.4 图像的拉伸、收缩、扭曲和旋转 | 第17-19页 |
2.2 TWAIN协议技术概述 | 第19-23页 |
2.2.1 TWAIN协议体系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2.2 TWAIN协议的层次结构和用户界面 | 第20-22页 |
2.2.3 TWAIN协议的Triplets操作 | 第22-23页 |
2.3 DirectShow影像采集技术概述 | 第23-24页 |
2.4 文档图像阴影去除算法概述 | 第24-26页 |
2.5 文档图像倾斜校正算法概述 | 第26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系统关键算法的实现 | 第29-47页 |
3.1 文档图像阴影去除算法 | 第29-39页 |
3.1.1 基于空间滤波的文档图像阴影去除算法 | 第29-30页 |
3.1.2 基于形态学的文档图像阴影去除算法 | 第30-33页 |
3.1.3 基于二维积分的文档图像阴影去除算法 | 第33-34页 |
3.1.4 阴影去除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2 文档图像倾斜校正算法 | 第39-45页 |
3.2.1 预处理阶段 | 第40-41页 |
3.2.2 倾斜检测阶段 | 第41-43页 |
3.2.3 倾斜校正阶段 | 第43页 |
3.2.4 倾斜校正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基于TWAIN协议应用程序的实现 | 第47-56页 |
4.1 应用软件实现的准备工作 | 第47-48页 |
4.2 TWAIN协议的会话过程 | 第48-50页 |
4.3 三种影像数据传输模式 | 第50-54页 |
4.3.1 本地数据传输模式 | 第50-51页 |
4.3.2 磁盘文件数据传输模式 | 第51-52页 |
4.3.3 缓存数据传输模式 | 第52-54页 |
4.4 基于B/S架构和ActiveX技术的影像展示处理平台 | 第54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基于TWAIN协议源软件的实现 | 第56-65页 |
5.1 TWAIN源软件的结构 | 第56-57页 |
5.2 TWAIN源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 | 第57-58页 |
5.3 TWAIN协议属性协商 | 第58-62页 |
5.3.1 属性值和属性协商 | 第58-61页 |
5.3.2 TWAIN协议中常用属性 | 第61-62页 |
5.4 TWAIN源软件事件循环机制 | 第62-64页 |
5.5 TWAIN源软件错误处理和内存管理机制 | 第6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6章 原型系统与架构 | 第65-71页 |
6.1 系统架构 | 第65-66页 |
6.2 平台展示 | 第66-70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7.1 总结 | 第71页 |
7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