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高氯酸盐的基本性质 | 第11页 |
1.1.2 高氯酸盐的来源与污染 | 第11-13页 |
1.2 高氯酸盐的危害 | 第13页 |
1.3 高氯酸盐的处理技术 | 第13-17页 |
1.3.1 吸附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离子交换法 | 第15页 |
1.3.3 膜分离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4 化学还原法 | 第16-17页 |
1.3.5 生物修复法 | 第17页 |
1.4 水滑石概述 | 第17-20页 |
1.4.1 水滑石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4.2 水滑石性质 | 第19-20页 |
1.5 水滑石制备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5.1 共沉淀法 | 第20页 |
1.5.2 离子交换法 | 第20-21页 |
1.5.3 焙烧还原法 | 第21页 |
1.5.4 水热合成法 | 第21-22页 |
1.6 水滑石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6.1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6.2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23页 |
1.6.3 在医药和杀菌方面的应用 | 第23页 |
1.6.4 在阻燃方面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1.7 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1.8 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5-33页 |
2.1 实验仪器、材料 | 第25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1.2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2 水滑石的制备和命名 | 第25-27页 |
2.2.1 水滑石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2.2 水滑石的命名 | 第26-27页 |
2.3 产物的表征 | 第27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7页 |
2.3.2 比表面积测定 | 第27页 |
2.3.3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7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1页 |
2.4.1 不同金属比例下XRD图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.2 不同煅烧温度XRD图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.3 表面积测定 | 第29-30页 |
2.4.4 FT-IR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的吸附研究 | 第33-42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3-36页 |
3.1.1 高氯酸盐的测定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1.2 高氯酸盐去除率和吸附量计算 | 第34-35页 |
3.1.3 实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0页 |
3.2.1 HTLC2和CHT2-500吸附效果对比 | 第36-37页 |
3.2.2 焙烧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7页 |
3.2.3 Mg/Zn/Al摩尔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4 吸附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2.5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6 吸附剂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吸附的动、热力学研究 | 第42-57页 |
4.1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| 第42-47页 |
4.1.1 吸附平衡实验 | 第42-44页 |
4.1.2 吸附动力学模拟 | 第44-47页 |
4.2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吸附的热力学研究 | 第47-52页 |
4.2.1 等温吸附平衡实验 | 第47页 |
4.2.2 吸附等温线模拟 | 第47-52页 |
4.3 吸附热力学参数 | 第52-54页 |
4.4 吸附机理研究 | 第54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57-6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建议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