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| 第14-16页 |
2 乘用车仪表板系统概述 | 第16-29页 |
2.1 乘用车仪表板系统发展概述 | 第16-25页 |
2.2 乘用车仪表板系统功能要素 | 第25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未来仪表板系统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9-43页 |
3.1 互联网思维的影响(人文因素) | 第30-33页 |
3.2 新型驾驶模式的影响(技术因素) | 第33-40页 |
3.3 高科技设计风格的影响(造型因素) | 第40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4 未来乘用车仪表板系统造型设计分析 | 第43-83页 |
4.1 仪表板系统造型分析 | 第43-73页 |
4.2 仪表板系统色彩分析 | 第73-77页 |
4.3 仪表板系统材质分析 | 第77-78页 |
4.4 仪表板系统造型设计总结与预测 | 第78-8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5 仪表板系统造型设计方法 | 第83-96页 |
5.1 以用户为导向的造型设计方法 | 第83-85页 |
5.2 以造型特征为导向的造型设计方法 | 第85-92页 |
5.3 以 3D变形设计为导向的造型设计方法 | 第92-9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6 设计实践——以大众集团电动无人驾驶概念车设计为例 | 第96-112页 |
6.1 项目设计背景 | 第96-97页 |
6.2 设计分析 | 第97-100页 |
6.3 设计方案 | 第100-108页 |
6.4 最终解决方案 | 第108-112页 |
7 总结和展望 | 第112-114页 |
7.1 总结 | 第112页 |
7.2 展望 | 第112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18页 |
附录1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118-119页 |
附录2 读研期间参与编写书目 | 第119-120页 |
附录3 读研期间所获奖项目录 | 第120-121页 |
附录4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| 第121页 |